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王寂 〔金代〕 王寂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是金代词人王寂创作的一首词。这首情词写早年和一少女“眼约心同”,眉眼传情,两心相通,可是“空有”灵犀一点通,不能结合。日后相逢,已经各自成家,于是有着无穷的懊恼,不尽的惆怅。这首词句式参差交错,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加之语言哀婉动人,凄凉萧索,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十年尘土湖州(1)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2)

漫游风尘十年一觉湖州梦,仍像旧时一样久别重逢。四目相对心意相同,却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3)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4)

寻春时恨自己为什么来晚,芳艳的春事尽已成空。恼恨这无情的春风,吹得疏荫绿遍吹尽了姹紫嫣红。

注释

(1)湖州:今浙江吴兴县。

(2)灵犀一点通: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道贯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奇灵异之物。

(3)懊恼:悔恨烦恼。

(4)绿尽疏阴落尽红:即杜牧“绿叶成荫子满枝”诗意。

创作背景

王寂的这首《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是以杜牧的情感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

据载:唐文宗大和(公元827年~835年)末年,诗人杜牧客游湖州,遇一少女,十余岁,天姿国色,因与其母相约,谓当求守此郡,届时迎娶此女,待十年不来,乃听其另嫁。遂笔于纸,盟而后别。后十四年,始得授湖州刺史,然其所约之女嫁已三载,有子二人矣。杜牧惆怅之余,赠诗以别,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高彦休《阙史》引用杜牧诗事)。

此词就是以这段情感故事为背景来写的。

拼音版

cǎisāngzi··shíniánchénzhōumèng

shíniánchénzhōumèngjiùxiāngféngyǎnyuēxīntóngkōngyǒulíngdiǎntōng

xúnchūnhènláichūnshìchéngkōngàonǎodōngfēng绿jǐnshūyīnluòjǐnhóng

作者简介

王寂

王寂

金代文学家

王寂(1128—1194),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进士。世宗朝,历祁县令、真定府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通州刺史兼知军事。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冬十月,由户部侍郎贬为蔡州防御使。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提点辽东等路刑狱。明昌二年召还。任中都路转运使。明昌五年卒,年六十七,谥文肃。《金史》无传。著有《拙轩集》、《鸭江行部志》、《辽东行部志》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