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士传云。张翰有清名美望。大司马齐王冂辟为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饭莼羹鲈鱼鲙。叹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因作此歌。遂命驾还。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思吴江歌》是西晋文学家张翰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作者远离家乡做官,洛阳秋风起时,想起了故乡苏州的秋景和肥美的鲈鱼,思家心切,急欲南归,不禁仰天悲凄。此诗是作者触景生情而作,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全诗保留了楚歌的形式,每句都有一个“兮”字,亦诗亦歌,慷慨明快,顺畅自然。
晋文士传云。张翰有清名美望。大司马齐王冂辟为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饭莼羹鲈鱼鲙。叹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因作此歌。遂命驾还。
秋风起兮(1)木叶(2)飞,吴江水兮(1)鲈(3)正肥。
秋风刮起来树叶纷纷飞,吴江水清啊鲈鱼正肥美。
三千里(4)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故乡三千里我至今未归,乡情难抑啊仰天好伤悲。
(1)兮:语气词。多用于韵文的句末或句中,表示停顿或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2)木叶:树叶。
(3)鲈:即鲈鱼,体较长,侧扁,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鲈鱼秋季最为鲜美。
(4)三千里:形容从洛阳到故乡的遥远距离,不是确数。
《思吴江歌》此诗写于作者在洛阳做官时。当时张翰已被执政的齐王司马冏召为大司马东曹掾,协助处理政务。但他看到统治者内部斗争尖锐复杂,时政混乱,便产生了告退避祸的打算。“八王之乱”初起,齐王对他有笼络之意,他就更感到不可久留了。在这种情况下,当洛阳秋风吹拂大地时,他便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的美味,并叹息:“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故作《思吴江歌》以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