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吟

谢枋得 〔宋代〕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蚕妇吟》是南宋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采用的叙事手法非常新颖,以对比的的手法,将富贵人家的荒淫享乐来与蚕妇的辛勤劳作形成强烈对比,同是夜不成寐,一是歌舞宴乐,一是忧心温饱,悬殊甚巨。这首诗构思巧妙,角度新颖,矛头准稳,因而广为流传。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子规(1)啼彻四更(2)时,起视蚕稠(3)怕叶稀。

杜鹃鸟直啼叫到四更时,起身来看蚕多怕桑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4)玉人(5)歌舞未曾归。

不相信楼头杨柳挂残月,美人在轻歌曼舞还未归。

注释

(1)子规:杜鹃鸟。

(2)四更:古时一夜为五更,四更在天亮之前。

(3)蚕稠:蚕多而聚集在一起。

(4)杨柳月:挂在柳梢的月亮,暗示夜已深。

(5)玉人:美丽的女子,此处指歌女舞伎。

创作背景

《蚕妇吟》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劳动者的歌谣,历来是社会矛盾浅深的晴雨表。因而,也就有那么一些诗人,借用劳动者歌吟的方式来揭露政治的弊端,指斥社会的不公,为老百姓鸣不平。这首诗即是代表作。

拼音版

cányín

guīchègēngshíshìcánchóu

xìnlóutóuyángliǔyuèrénwèicéngguī

作者简介

谢枋得

谢枋得

南宋末年爱国诗人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德祐元年(1275)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破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其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编有《文章轨范》。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