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西山夕照》是元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描写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色,先从晚云夕阳写到枫叶芦花,再写鸟雀归巢、牛羊归牧,接着写霞光映入水中奇妙仙幻的景象,最后再将晚景精工修饰和点缀一番。全曲色彩对比鲜明,巧妙化用典故,凸现空灵景致,充分突出了作者的艺术风格。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
晚云渐收,夕阳斜挂,秋霜染红了漫山枫叶,两岸是雪白的芦花。鸥鹭在芦花中栖息,牛羊从枫林中走来。
万顷波光天图画(3),水晶宫冷浸红霞(4)。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5)昏鸦。
万顷波光有如一幅天然的画图,红霞映入水中给江面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淡淡的暮蔼笼罩着山川,夕阳的余晖移动着老树的身影,鸦背驮着夕阳向远方飞去。
(1)中吕: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
(2)普天乐:曲牌名。又名“黄梅雨”。北曲属中吕宫。
(3)天图画:天然的图画。
(4)水晶宫冷浸红霞:此处是看到晚霞倒映在水中引起的联想。
(5)背影:此处指乌鸦背上带着太阳的余晖。
徐再思作为“嘉兴人”,一生辗转于江浙、苏杭一带。他大量抒情写意、寄情山水的作品描写的都是江南。他南游于江浙一带,飘泊十年之久,《普天乐·西山夕照》就是他客旅吴江(今属江苏)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