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唐代〕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谪岭南道中作》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颔联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颈联具体描写南方风物而表现出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尾联抒写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全诗以迁谪之人的敏感笔触描写了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山光景物、民俗风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景抒情互相交替,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语言凝重,诗情沉郁,流露出诗人谪居岭南的抑郁不平以及浓烈的思乡情绪。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岭水争分(2)路转迷,桄榔(3)椰叶暗蛮溪(4)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

愁冲毒雾(5)逢蛇草,畏落沙虫(6)避燕泥。

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

五月畲田(7)火米(8),三更津吏(9)报潮鸡。

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10)花中越鸟啼。

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注释

(1)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等地。

(2)岭水争分: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3)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

(4)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5)毒雾:古人常称南方有毒雾,人中了毒气会死去,大概是瘴气。

(6)沙虫:古人传说南方有一种叫沙虱的虫,色赤,进入人的皮肤能使人中毒死亡。

(7)畲田: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

(8)火米:指赤谷米。

(9)津吏:管理摆渡的人。

(10)红槿:落叶小灌木,花有红、白、紫等颜色。

创作背景

《谪岭南道中作》这首诗大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年间。公元847年(大中元年)秋,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公元848年(大中二年)冬,李德裕刚抵达至潮阳,又被贬为崖州司户。公元849年(大中三年)正月抵达珠崖郡。这首诗便是他在贬官途中所作。

拼音版

zhélǐngnándàozhōngzuò

lǐngshuǐzhēngfēnzhuǎnguānglángànmán

chóuchōngféngshécǎowèiluòshāchóngyàn

yuèshētiánshōuhuǒsāngēngjīnbàocháo

kānchángduànxiāngchùhóngjǐn槿huāzhōngyuèniǎo

作者简介

李德裕

李德裕

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

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李宗闵、牛僧儒执政时,因党争受打击。武宗时,拜太尉,封卫国公。当政六年,颇有政绩。宣宗初年,牛党执政,贬潮州司马,继又贬崖州(今海南海口琼山南)司户参军。卒于任所。著有《李文饶文集》,又作《会昌一品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