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宋方壶 〔元代〕 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是元代散曲作家宋方壶创作的散曲。这首曲子写中秋夜月,借居庸关中秋赏月之景,抒发作者对世事的不满之情。全曲把有关月亮的传说典故融化在曲中,妙手天成,不露痕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一天蟾影(3)婆娑(4),万古谁将此镜(5)磨?年年到今宵(6)不缺些儿个,广寒宫(7)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8)。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9)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满天皓月,月中桂影婆婆。千年万古,谁将这天镜打磨?年摔到今宵,团团圆圆,一点儿也不亏缺。广寒宫今夜好快活,碧天遽遥,难以询问嫦娥。

注释

(1)水仙子:曲牌名。入“双调”,亦入“中吕宫”“南吕宫”。全曲八句七韵,除衬字外四十二字,句式为:七、七、七、五、六、三、三、四。

(2)居庸关:旧称京都关、蓟门关,在北京市昌平区西北,长城要口之一,控京都关隘道中枢。两边高山屹立,翠峰叠叠,有“居庸叠翠”之誉,为“燕京八景”之一。

(3)蟾影:月影。相传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蜍,月精也。”

(4)婆娑:形容月中桂树影子舞动的样子。《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树。”这里用作名词,指一切在月光下动摇的景物。

(5)此镜:指月。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

(6)到今宵:元刊本无此三字。

(7)广寒宫:月中宫殿名。传说唐明皇游月中,见一大宫殿,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

(8)姮娥:即嫦娥,相传是月宫的仙女。

(9)白雪:“阳春白雪”的略称,古代楚国比较高雅的乐曲。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创作背景

居庸关系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宋方壶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乃是从数千里外漂泊来此的。逢中秋佳节,登居庸雄关,面对晴空皓月,作为一个羁旅行役之人的他,不免感慨而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从而激起了创作的动机,于是产生了这一曲小令。

拼音版

shuǐxiānzi··yōngguānzhōngqiūduìyuè

tiānchányǐngyìngsuōwànshuíjiāngjìngniánniándàojīnxiāoquēxiēérguǎng广hángōnghǎokuàihuótiānyáonánwènhéngéduìqīngguāngzuòxiánjiāngbáixuěyuèértuányuánquè

作者简介

宋方壶

宋方壶

元代诗人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生卒年不详。曾于华亭莺湖建房数间,四面为镂花方窗,如洞天状,名曰“方壶”因以为号。约生活于元末明初。工散曲,今存小令十三首,套数五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