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往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作的一首词,该词的上片直斥官场为臭腐之地,说自己退隐闲居,饮酒歌舞,与云烟为伴之后才感受到轻松愉快,透露出归隐林下的自欣自庆;下片由寻菊起兴,赞美菊花凌寒怒放的品格,既是对不屈于权贵的抗金志士的赞颂,也是作者的自许自况。该词全篇言辞浅淡,意境清新,却言浅意丰,寄慨遥深。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2)惟有酒偏香。自从来往云烟畔(3),直到而今歌舞忙。
从古到今人间都是“腐臭场”,只有酒是香的。自从隐居在云烟畔,每天都过的闲适潇洒。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4)何处避重阳(5)。要知烂熳(6)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这菊花竟还未开放。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
(1)鹧鸪天: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喁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2)古来: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古今」。
(3)云烟畔:云烟缭绕的山边,形容瓢泉一带景致。
(4)黄花:菊花。
(5)重阳:传统节日,在农历九月九日。民间历来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
(6)烂熳:同烂漫。
辛弃疾隐居瓢泉(在今江西省铅山县),达观乐天,由闽放废原因是遭忌被谗,蒙受不白之冤,但他从未被击倒服输。一年到头,一天到晚,自己给自已找到无穷无尽的赏心乐事。《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此词约作于庆元四年至六年(1198—1200)期间,时作者在铅山瓢泉闲居。依据词人另一首同调同韵作品《鹧鸪天·席上吴子似诸友见和再用韵答之》,可知是词人重阳时节与友人聚会宴饮时即席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