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恋人失约之痛。“佳期大堤下”“不见眼中人”是全诗的脉络。首二句写景,与失约之痛成反衬;三四句言本相约大堤,不见对方赴约,故南望而流泪;五六句言不唯不见,就连相见之梦也不作,而归罪于春风“吹散”;末二句言因不见恋人,觉时光过得很慢。全诗意似直述,笔实曲折,显示出情深意远、婉转流丽的特点。
汉水临襄阳(1),花开大堤(2)暖。
汉水绕着襄阳城,大堤上春暖花开。
佳期(3)大堤下,泪向南云满(4)。
在大提上想起了与佳人相会的日子,不禁望着南天的白云而热泪盈眶。
春风复无(5)情,吹我梦魂(6)散(7)。
本是多情的春风,如今也显得无情起来,将我的好梦吹散。
不见眼中人(8),天长音信(9)断。
梦中的眼中人不见了,想给她寄个音信,也因天长地远,而无由到达。
(1)汉水临襄阳:言汉水流过襄阳。临:一作“行”。
(2)大堤:古迹名,据《一统志》、《湖广志》等记载,大堤在襄阳府城外,周围有四十多里,商业繁荣。
(3)佳期:《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王逸注:“佳谓湘夫人也……与夫人期歆飨之也。”后用以指男女约会的日期。
(4)泪向南云满:谓望南云而流泪,因相思之人在南面。南云: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晋陆机《思亲赋》:“指南云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
(5)复无:一作“无复”。
(6)梦魂:古人认为人做梦时,是离开肉体的魂魄在活动。唐刘希夷《巫山怀古》诗:“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7)散:一作“断”。
(8)眼中人:指旧相识或想念的人。南朝梁何逊《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不见眼中人,空想南山寺。”
(9)音信:音讯;信息。《宋书·范晔传》:“吾虽幽逼日苦,命在漏刻,义慨之士,时有音信。”
大堤,在襄阳城外,周围四十余里。隋唐时,大堤一带商业繁荣,人口众多。梁简文帝作雍州十曲,内有《大堤》《南湖》《北渚》等曲,其源盖本于此。
李白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当时李白曾一度离开安陆(今属湖北)北游襄阳(今属湖北)。《大堤曲》这首诗当作于李白游襄阳之时,是怀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