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晚眺》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月夜登楼所见,画面空阔而景色清幽;后四句写登楼所想,感慨兴废。此诗意象圆融,境界不凡,诗人将目睹之景与深沉的历史感慨交融起来,感慨淋漓,又含蓄藉蕴。
广寒(1)世界夜迢迢(2),醉拍阑干酒易消。
我独立在高楼远望,四外夜凉如水,一片苍茫。我醉拍栏干歌唱,酒意飘散,化入愁肠。
河汉(3)入楼天不夜,江风吹月海初潮。
天上的银河好象流入高楼,夜色已不知何往。江风吹拂初升的明月,江水正悄悄潮涨。
光摇翠幕(4)金莲炬(5),梦断凉云碧玉箫(6)。
翠幕飘摇处,显出灯火的微光。碧玉箫声,把魂梦牵到了飞云之上。
休唱当时(7)后庭曲(8),六朝(9)宫殿草萧萧(10)。
且莫歌唱《后庭》一曲,旧日六朝那繁华的宫殴,已变成一片野草茫茫。
(1)广寒:广寒宫,传说中的月宫。这里指天界。
(2)迢迢:形容夜空高远的样子。
(3)河汉:银河。
(4)光摇翠幕:指金莲炬之光影在翠幕上摇晃。翠幕,饰有绿色美玉的帷幕。
(5)金莲炬:饰有金莲花的蜡烛,为宫廷所用。
(6)碧玉箫:用碧玉装饰的箫。
(7)当时:指六朝。
(8)后庭曲:陈后主所创作的《玉树后庭花》乐曲,这里指亡国之音。
(9)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合称六朝。
(10)萧萧:风吹落叶声。
《层楼晚眺》此诗是诗人于元统二年(1334年)在金陵时所作,古代的文人,到了金陵,总免不了要作几首怀古诗,感叹六朝的兴废,萨都剌的这首诗亦如此。这是萨都剌游历古城金陵时,登楼远眺古城风貌有感而作。
《层楼晚眺》此诗中描绘金陵夜景,抒发深沉的历史感慨。
首联:“广寒世界夜迢迢,醉拍阑干酒易消”,紧扣诗题,点明了夜间登楼,倚栏跳望。“迢迢”,形容漫长貌。长夜漫慢,素月当空高悬,洒下一地素洁的银辉,使天地宇宙间的一切都笼罩在轻柔的月光中,显出神秘、朦胧的美。” “广寒世界夜迢迢”是总概括写景,写出夜色,月光笼罩的总体氛围。诗中以“广寒世界”代指月亮,突出了皓月明亮、高洁、清寒的特点。“醉拍阑千酒易消”,是写楼上之人。他醉意朦胧,手拍栏干,迎风而立,在清爽夜风吹拂下,渐觉酒意已消。“醉拍阑干”,这动作十分惬意,显示了他内心的悠然自适。人在醉之时最能摆脱一切繁务困扰,最易神驰思往,产生无限的遐想。但酣醉失去清醒理智也不行,故必让酒意消褪,正当酒醉初醒,此时心境最空灵,最敏捷,也最有诗意。
颔、颈两联描绘眺望所见金陵夜景。“河汉入楼”正写出入汉楼的情形,称其入汉,是从楼外见其总体高耸入云汉,言“河汉入楼”是诗人身临楼中,感觉仿佛银河入于楼中,从楼内穿过,银河包容着无数的星星、月亮闪烁,映照着整个天空也显得光亮无比,简直不象是夜间。 “江风吹月”之月当是月倒映于江水中的月影。江风徐来,吹皱江水,波光摇曳,使水中的月影也随之摆动不安。江边浪潮拍岸,一起一落。“河汉入楼天不夜,江风吹月海初潮”,是写大自然之景致,“光摇翠幕金连炬,梦断凉云碧玉箫”,则是写人间之景象。放眼金陵城内,只见碧瓦檐下翠幕遮蔽,窗牖上透出精美的灯炬,那柔和的光在微微摇曳,这写出了夜的静谧、安宁。白云悄然地飘浮于空中,远处传来阵阵箫声,悠长幽远,袅袅不绝,也许把沉于香甜梦中的人也惊醒了吧!这箫声点缀了夜的凄清,透露出悲哀的情调,引起了结尾的慨叹。
尾联“休唱当时后庭曲,六朝官殿草萧萧”,是抚今思昔,感慨历史兴亡。诗人在这里特地提到《玉树后庭花》曲,是由目前的金陵夜景联想到六朝古都的繁盛,而这繁盛却因陈后主等病败的统治的荒淫而断送了。当年六朝那巍峨高大、金碧辉煌的宫殿荡然无存,如今只剩下一片萧索枯萎的荒草。
此诗通过在层楼远眺,写了如画的夜景和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的夜生活,提醒人们要汲取前朝因腐化而覆灭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