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茅檐(1)长扫(2)无苔(3),花木成畦(4)手自栽。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5)护田(6)将绿绕,两(7)排闼(8)送青来(9)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注释

(1)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2)净:一说“静”。

(3)无苔:没有青苔。

(4)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5)水:指玄武湖。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7)山:指钟山、覆舟山。

(8)排闼:开门。闼:小门。

(9)送青来:送来绿色。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2年)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本首诗是其中一首。

拼音版

shūyīnxiānshēng

máoyánchángsǎojìngtáihuāchéngshǒuzāi

shuǐtiánjiāng绿ràoliǎngshānpáisòngqīnglái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