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昌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䰒鬆,等闲惊破纱窗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的上片描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营造了端午节喜悦的情绪,下片描写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饮雄黄酒驱邪的场景。全词反映出词人过节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五月榴花(2)妖艳(3)(4),绿杨带雨垂垂(5)重。五色新丝缠角粽(6)。金盘送,生绡(7)画扇盘双凤。

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依依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棕子用五彩的丝线缠着,用金盘盛着送上桌来,连手中的丝扇也画上或者绣上了盘绕的双凤。

正是浴兰(8)时节动(9),昌蒲酒美清尊(11)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䰒鬆(12),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在热闹过后,酒酣耳热,想小憩一番,不料想轻易地被惊醒了,在睡眼惺忪之时,听到了黄鹂又在婉转清圆的声音。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源自唐张志和《渔歌子》,是歌唱渔家生活的曲子,宋初较为流行。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

(2)榴花:石榴花。落叶灌木。

(3)妖艳:红艳似火。

(4)烘:烧。

(5)垂垂:低垂貌。

(6)角粽:粽子。为端午节物。

(7)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绸,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8)浴兰:以兰(香草)汤洗沐,以祓不祥。

(9)时节动:此处指时令季节的转换。动,指变动、变换。

(10)菖蒲酒:用菖蒲叶浸制的酒。旧俗以菖蒲可以祛邪去疾。端午节亦称菖蒲节。

(11)清尊:酒器。

(12)䰒鬆: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如言睡眼惺忪。

创作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拼音版

jiāào··yuèliúhuāyāoyànhōng

yuèliúhuāyāoyànhōng绿yángdàichuíchuízhòngxīnchánjiǎozòngjīnpánsòngshēngxiāohuàshànpánshuāngfèng

zhèngshìlánshíjiédòngchāngjiǔměiqīngzūngònghuángshínòngyóuméngsōngděngxiánjīngshāchuāngmèng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