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汉乐府 〔两汉〕 汉乐府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战城南》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属“鼓吹曲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诗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此诗以死者告语乌鸦、驽马哀鸣的奇思妙想抒发作者的悲怆之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颇具民歌特色。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浓烈,想象新奇,叙述、抒情、议论、写景交错使用,体现了劳动人民高度的艺术创作才能。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战城南,死(1)北,野死(2)不葬(3)可食。

城南城北皆恶战,城北城南尸连片。抛尸荒野无人葬,任凭鸟鸦绝肚肠。

为我谓乌:且为(4)(5)

我怀悲痛劝乌鸦:“先吊死者为哀伤!

野死(6)不葬,腐肉(7)能去(8)逃?

想必无人来安葬,腐尸岂会去躲藏!”

(9)激激(10),蒲苇冥冥(11)

清清河水似泪流,蒲苇遍地暗幽幽。

枭骑(12)战斗死,驽马(13)徘徊鸣。

善战骏马横僵尸,驽马悲鸣声凄厉。

(14)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堡垒筑在桥梁上,道路无法通南北。

禾黍(15)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五谷无收君何食?想做忠臣也无力。

思子良臣(16)良臣(16)诚可思:

日夜盼望壮士归,忠勇可嘉令人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谁料早晨去征战,日落夜深人不归!

注释

(1)郭:外城。

(2)野死:战死荒野。

(3)乌:乌鸦。

(4)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

(5)豪:同“嚎”,大声哭叫,号叫。

(6)谅:当然。

(7)安:怎么。

(8)子:指乌鸦。

(9)声:一说深。

(10)激激:清澈的样子。

(11)冥冥:深暗的样子。

(12)枭骑:通“骁”,作“勇”解,指善战的骏马。

(13)驽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14)梁:表声字。一说桥梁。

(15)不:一作“而”,皆可通。

(16)良臣:指忠心为国的战士。

创作背景

《战城南》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属《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者而作。汉朝和匈奴曾长期爆发冲突,朝廷派兵长期戍守,不免使战士产生怨恨之情。此诗即是戍边战士反战情绪的反映。

拼音版

zhànchéngnán

zhànchéngnánguōběizàngshí

wèiwèiqiěwèiháo

liàngzàngròuānnéngtáo

shuǐshēngwěimíngmíng

xiāozhàndòupáihuáimíng

liángzhùshìnánběi

shǔhuòjūnshíyuànwéizhōngchénān

liángchénliángchénchéng

zhāoxíngchūgōngguī

作者简介

汉乐府

汉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