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东原·忘忧草》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写功名利禄到头来不免一场虚幻,只有渔父樵夫的生活,才是无忧忧虑的逍遥境界,以此劝勉友人出世。全曲多用典故,增加了劝人辞官的说服力,同时也悠然闲适的人生志趣表现得活灵活现,语淡而味浓,是元代知识分子叹世作品的的代表作。
忘忧草(1),含笑花(2),劝君闻早(3)冠宜挂(4)。那里也(5)能言陆贾(6)?
看看忘忧草,想想含笑花,劝你忘却忧愁,趁早离开官场。能言善辩的陆贾哪里去了?
那里也良谋子牙(7)?那里也豪气张华(8)?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9)。
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韬武略的张华哪里去了?千古万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渔人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
(1)忘忧草:即萱草,俗名金针菜,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忧之名。
(2)含笑花:属木兰科,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若含笑焉”,故名。
(3)闻早:趁早。
(4)冠宜挂:“宜挂冠”的倒装,即宜辞官。
(5)那里也:犹言哪里去了,如今安在。
(6)能言陆贾:陆贾是汉高祖谋臣,以能言善辩知名。
(7)良谋子牙:姜太公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又帮助周武王谋划伐纣灭殷,故称良谋子牙。
(8)豪气张华: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曾劝谏晋武帝伐吴,灭吴后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虽为文人而有武略,故称豪气张华。
(9)渔樵话: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
《庆东原·忘忧草》系叹世之作。叹世是中国古代文人长写不疲的题目。尤其是南宋词,许多篇章包容有山川之叹、家国之叹、身世之叹。元曲家继承了这一题目。但元代知识分子的叹世,自有与其前辈十分不同的特点。这首小令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此曲作者白朴一生坎坷,在他年幼的时候,便遭受到了战争的祸害。后来长大成人,对侵略者的残暴行为一直不能释怀,后又遭妻离子散,这都造成了他一生不愿做官的事实。他虽一直以归隐自居,但无法对残酷现实熟视无睹。但对于当时的作者而言,归隐田园可以放浪形骸,可以与世无争。这篇散曲也就是作者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