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组诗作品。这是作者在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为怀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创作的两首悼亡诗。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全诗体现了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这组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
梦断香消(1)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2)。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此身行(3)作稽山(4)土,犹吊(5)遗踪一泫然(6)。
我眼看着要化作会稽山中的一抔黄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1)香消:指唐琬亡故。
(2)不吹绵:柳絮不飞。
(3)行:即将。
(4)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5)吊:凭吊。
(6)泫然:流泪貌。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据《齐东野语》等书记载与近人考证:陆游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时与母舅之女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伉俪相得”,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终至迫使于婚后三年左右离异。后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三十一岁,偶然与唐赵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沈园二首》即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
《齐东野语》曰:“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盖庆元己未也。”据此可知,这组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是年陆游七十五岁。
《沈园二首》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四十馀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
首句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销」即指唐氏之死。陆游于八十四岁即临终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唐氏实际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数。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
次句既是写沈园即日之景:柳树已老,不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六十八岁时来沈园已自称「河阳愁鬓怯新霜」(《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此身行作稽山土」,则是对「柳老」内涵的进一步说明。「美人终作土」,自己亦将埋葬于会稽山下而化为黄土。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即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所以对沈园遗踪还要凭吊一番而泫然涕下。「泫然」二字,饱含多少复杂的感情!其中有爱,有恨,有悔,诗人不点破,足供读者体味。
这两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感情性质既别,艺术表现自然不同。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