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洗兵马》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有四转韵,每韵十二句,自成段落。第一段以歌颂战局的神变开端,庆贺平叛的胜利;第二段赞扬“中兴诸将”等平叛功臣,对李豫、郭子仪等人致词赞美;第三段希望起用良臣,切保天下太平,对大好形势下出现的不良现象也有批评和忧虑;第四段写海内遍呈祥瑞,举国称贺,切望人民安居乐业,洗尽甲兵,再无战争。诗中多欣喜愿望之辞,同时对朝廷的弊政也以寓讽刺与颂祷的手法提出了指斥和警告,因此有着鼓舞和警惕的双重作用。此诗采用了华丽严整、兼有古近体之长的“四杰体”,对偶工整自然,典故精当准确,声调回转宏亮,词句曲折壮丽。王安石在选杜诗时,将《洗兵马》标榜为杜集中压卷之作。
中兴诸将(1)收山东(2),捷书夜报清昼同(3)。
中兴的将领们收复了山东,捷报昼夜向朝廷传送。
河(4)广传闻一苇过(5),胡危命在破竹中(6)。
黄河虽广听说一苇便可渡过,胡命危亡就像在破竹之中。
祗残(7)邺城(8)不日得,独任(9)朔方(10)无限功。
残留一座邺城不几天就可攻下,专任朔方军建立了无限勋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11),回纥餧(12)肉葡萄宫。
京城里尽是骑着汗血马的士兵,回纥兵喂肉在蒲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14),常思仙仗(15)过崆峒(16)。
已经欢庆皇威扫清海岱,常常想起御驾经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17),万国(18)兵前草木风(19)。
三年来横笛吹奏《关山月》,在各路大军面前草木都会生风。
成王(20)功大心转小(21),郭相(22)谋深古来少。
成王功劳大了反而更小心,郭相深谋远虑古来很少。
司徒(23)清鉴(24)悬明镜,尚书气(25)与秋天杳(26)。
司徒洞察秋毫恰似悬起明镜,尚书气质可与秋天比高。
二三豪俊(27)为时出(28),整顿乾坤济时(29)了(30)。
这二三位豪俊都为时而出,把整顿乾坤救济时世的大事办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31),南飞觉有安巢鸟(32)。
往东走不再为了想鲈鱼,往南飞看到有安居巢中的禽鸟。
青春复随冠冕(33)入(34),紫禁正耐(35)烟花(36)绕。
春天又随皇帝来到长安,紫禁城正好烟花飞绕。
鹤禁(37)通宵凤辇(38)备,鸡鸣问寝(39)龙楼(40)晓。
太子乘车通宵待发御驾也齐备,鸡鸣问寝到龙楼时正天晓。
攀龙附凤(41)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42)。
攀龙附凤气势无人能比拟,天下变化成那么多侯王。
汝等(43)岂知蒙帝力(44),时(45)来不得夸身强(46)。
你们难道不知是依仗皇帝力量?时运来到不该自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47),幕下复用张子房(48)。
关中留下了萧丞相,幕下又起用了张子房。
张公(49)一生江海客(50),身长九尺须眉苍。
张公一生本来志在四海,身高九尺须眉苍苍。
征起(51)适遇风云会(52),扶颠(53)始知筹策良。
应召出生恰逢风云际会,扶持危局方知他策划精良。
青袍白马(54)更何有(55),后汉今周(56)喜再昌(57)。
“青袍白马”的侯景之流还留下什么?国家像后汉东周般欢庆再盛昌。
寸地尺天(58)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天地间处处都入贡,奇异的祥瑞争相进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59),复道诸山得银瓮(60)。
不知从哪个国家弄来白环,又说在那些山里得到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61),词人解(62)撰河清颂(63)。
隐士们不再歌唱《紫芝曲》,诗人们懂得撰写《河清颂》。
田家望望(64)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农民急切盼望不要干旱,布谷处处鸣叫催促春种。
淇上健儿(65)归莫懒,城南思妇(66)愁多梦。
淇上的健儿赶快归来莫懒散,城南的思妇忧愁多入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67),净洗甲兵(68)长不用。
哪里能得到壮士引来天河水,洗干净甲兵永远不再使用。
(1)诸将:指广平王李俶、郭子仪等将士。
(2)山东:此指河北一带,华山以东地区。
(3)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
(4)河:指黄河。
(5)一苇过:一芦苇可航,形容官军渡河极易。
(6)胡危命在破竹中:胡:指叛将史思明等。命在破竹中:指叛军之破灭已近在眼前。
(7)祗残:只剩。
(8)邺城:相州,今河南安阳。
(9)独任:只任用。
(10)朔方:指节度使郭子仪的朔方军士。
(11)汗血马:一种产于边地的宝马。
(12)餧:同“喂”。
(13)蒲萄宫:即汉代上林苑,代指唐宣政殿。蒲萄,即“葡萄”
(14)清海岱:就是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
(15)仙仗:皇帝的仪仗。
(16)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
(17)笛里关山月:笛声里奏着关山月的益调。关山月为汉乐府横吹曲名,为军乐、战歌。
(18)万国:即万方。
(19)草木风:这里有草木皆兵之意。
(20)成王:指太子李俶,收复两京的主帅。
(21)转小:转而变得小心谨慎。
(22)郭相:郭子仪。
(23)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
(24)清鉴:识见明察。李光弼治军严,曾预料史思明诈降,终久必反,故说他清鉴悬明镜。
(25)尚书气: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气:气度。
(26)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远。
(27)二三豪俊:指李俶、郭子仪、李光弼等。
(28)为时出:应运而生。
(29)济时:救济时危。
(30)了:完毕。
(31)东走无复忆鲈鱼:“东走”句:翻用西晋张翰的话,意谓现在不必像张翰那样避乱,可以放心做官了。《世说新语》:“张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羮、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32)南飞觉有安巢鸟:“南飞”句:翻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一般人民也有家可归。
(33)冠冕:指上朝的群臣。
(34)入:指进入皇宫。
(35)正耐:正相称。
(36)烟花:指朝贺时点燃的香烟。
(37)鹤禁:太子的车。
(38)凤辇:天子之车。
(39)问寝:问候起居。
(40)龙楼:皇帝住处,此处指唐玄宗的住地。
(41)攀龙附凤:这里指攀附唐肃宗和张淑妃的李辅国等。靠其有拥戴唐肃宗之功,回京后气焰极高。
(42)化为侯王:形容唐肃宗封官之滥。当时肃宗大肆加封跟从唐玄宗入蜀和跟唐肃宗在灵武的扈从之臣。
(43)汝等:斥骂的称呼,指李辅国辈。
(44)蒙帝力:仰仗了皇帝的力量。
(45)时:时运。
(46)夸身强:夸耀自己有什么大本事。
(47)萧丞相:汉代萧何,此指房琯。
(48)张子房:汉代张良,此指张镐。
(49)张公:指张镐。
(50)江海客:指张镐“居身清廉”“不事中要”。
(51)征起:被征召而起来做官。
(52)风云会:风云际会。动乱时明君与贤臣的遇合。
(53)扶颠:扶持国家的颠危。张镐曾预料史思明的诈降。
(54)青袍白马:把安史之乱喻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侯景作乱,部下皆骑自马,穿青衣。
(55)更何有:是说不难平定。
(56)后汉今周:用周、汉中兴之主汉光武帝和周宣王比拟唐肃宗。
(57)再昌:中兴。
(58)寸地尺天:指全国各地。
(59)白环:传说中西王母朝虞舜时献的宝物。
(60)银瓮:银质盛酒器。《孝经援神契》载: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传说王者刑罚得当,则银瓮出。
(61)紫芝曲:秦末号称”四皓“的四隐士所作。
(62)解:懂得。
(63)河清颂: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鲍照所作《河清颂》。
(64)望望:望了又望。当时正遇春旱,农民盼雨。
(65)淇上健儿:指围攻邺城的士卒。淇,淇水,在邺城附近。
(66)城南思妇:泛指将士的妻子。
(67)天河:即银河。
(68)洗甲兵:传说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
《洗兵马》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二月,当时杜甫在洛阳。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几经奔波,往来于鄜州、长安、凤翔间。至德二载(757)九月,唐朝官军收复长安,十月杜甫携家随肃宗返回长安,仍任左拾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春至洛阳。这段时间两京相继克复,平叛捷报频传,杜甫认为胜利在即,就写了长诗《洗兵马》,希冀早日结束战乱,洗净兵甲永不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