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上兰州守

邓千江 〔金代〕 邓千江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望海潮·上兰州守》是金代词人邓千江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千钧力道描绘兰州山川之险、气势之雄,歌颂戍边将帅的英雄业绩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词句雄浑豪迈大气磅礴,堪称千古绝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1)自古皋兰。营屯绣错(2),山形米聚(3),喉襟百二秦关(4)。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5)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6),上将斋坛(7)区脱(8)昼空,兜零(9)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10)间。且宴陪珠履(11),歌按云鬟(12)。招取英灵毅魄(13),长绕贺兰山。

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注释

(1)藩:本意是藩篱,引伸为屏藩内地的边城。

(2)绣错:如锦绣交错。

(3)米聚:比喻山形陡峭。化用《后汉书·马援传》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势”之典。

(4)百二秦关:自《史记·高祖本纪》化出,是说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雄士。

(5)静塞楼:大约是皋兰城楼的名称。

(6)阃命:将令也。阃(kǔn),城郭的门槛。

(7)斋坛:拜将的坛场。

(8)区脱:匈奴语,意为防哨,此指西夏营垒。

(9)兜零:代指烽火。

(10)虎牙:指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

(11)珠履: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

(12)云鬟: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

(13)英灵毅魄:指牺牲的烈士灵魂。

创作背景

《望海潮·上兰州守》这是作者邓千江呈献给当时屯兵兰州、镇守边关张六太尉的作品。作品的写作缘起“宋夏之战”,即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至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宋军和夏军争夺兰州的战争。题旨以歌颂戍边将帅的英雄业绩为主体,以金与西夏军事斗争为背景,目的在于反映金前中期或后期皋兰一带的金夏争战。作为西线战争频繁地带的兰州,饱受了战争的破坏。词人经历了这段战争年代,有感而发创作此词。

拼音版

wànghǎicháo··shànglánzhōushǒu

yúnléitiānqiànjīntāngxiǎnmíngfāngāolányíngtúnxiùcuòshānxínghóujīnbǎièrqínguānáozhànxuèyóuyīnjiànzhènyúnlěngluòshíyǒudiāopánjìngsàilóutóuxiǎoyuèjiùgōngwān

kànkàndìngyuǎn西huányǒuyuánróngkǔnmìngshàngjiāngzhāitánōutuōzhòukōngdōulínggānquányòubàopíngānchuījiānqiěyànpéizhūànyúnhuánzhāoyīnglíngchángrǎolánshān

作者简介

邓千江

邓千江

金代词人

邓千江(生卒年不详),临兆(今属甘肃)人。以《望海潮·上兰州守》一举成名,奠定其在金词坛中的地位。

邓千江的诗

1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