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胡人吹笛

李白 〔唐代〕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观胡人吹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由观胡人吹笛而想起自己的逐臣身份,萌发幽思,引起对国事、时局的忧国忧民的感慨和愁思。首联点题,叙写感慨是由胡人吹笛多秦地曲调而来;颔联写听《梅花落》笛曲的感受,侧重叙事;颈联继写闻《出塞曲》后的愁绪,侧重抒情;尾联归结到西望长安,深感国都遥远,流露出一片眷恋人主的苦情。全诗将所听之曲与所见之景、心中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议论与抒情有机联结,结构完整,层次井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3)

胡人吹奏着玉笛,大都是秦地的音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4)敬亭(5)

十月吴山的清晓,一曲《梅花》落到敬亭。

愁闻出塞(6)曲,泪满逐臣(7)缨。

愁苦中听到《出塞》的乐曲,泪水顿流,沾湿了我的帽缨。

却望(8)长安(9)道,空怀恋主情。

回头遥望那通往长安的大道,可叹我空怀着眷恋君主的衷情。

注释

(1)观:一作“听”。

(2)胡: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通称。

(3)秦声:秦地之乐曲。

(4)梅花:即笛曲《梅花落》,属乐府之《横吹曲辞》。

(5)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

(6)出塞:古乐府曲名,亦属《横吹曲辞》。

(7)逐臣:诗人自谓。

(8)却望:回头远望。

(9)长安:唐代都城,今陕西西安。

创作背景

《观胡人吹笛》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十月,当时作者由梁宋来到宣城,曾与宣城宇文太守、崔侍御等人游乐唱和。此前一年,作者春游广平、邯郸诸地,旋又北游蓟门,秋抵幽州,亲眼目睹了安禄山骄横跋扈的情形,对国家政治前途抱有无限忧虑。此时他由北方来到南方,对国都的眷念日益强烈,遂作此诗以抒感慨。

拼音版

guānrénchuī

rénchuībànshìqínshēng

shíyuèshānxiǎoméihuāluòjìngtíng

chóuwénchūsàilèimǎnzhúchényīng

quèwàngchángāndàokōnghuái怀liànzhǔqíng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