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歌》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乐府诗,此诗写一个农家老夫在高额的苛捐杂税的重压之下,最后过着依靠拾橡实填饱肚皮的生活,表现了农民在租税剥削下的悲惨生活,并与富商大贾的奢侈生活对比,反映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沉郁,运用对比手法,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
老农(1)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老农家中贫困在深山中居住,在山上开垦了田地有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2)化为土。
苗少税多家人什么也吃不到,粮食都被收入官府腐烂成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3)。
年终锄犁停放在空空的房间,呼唤儿子上山去拾橡子果实。
西江(4)贾客(5)珠百斛(6),船中养犬长食肉。
西江商人有珍贵的珠宝无数,他们船上养的狗都常常吃肉!
(1)农:一作“翁”。
(2)官仓:指各地官员税收,此指贪官。
(3)橡实:橡树的果实,荒年可充饥。
(4)西江:今江西九江一带,唐时属江南西道,故称西江,是商业繁盛的地方。
(5)贾客:商人。
(6)斛:量器;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二。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一,“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野老歌》就是一首新乐府,作于新乐府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