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汉乐府 〔两汉〕 汉乐府

巫山高,高以大。

淮水深,难以逝。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

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

临水远望,泣下沾衣。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巫山高》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此诗抒写游子怀乡思归,描写了一个身在异地、漂泊难归的游子,站在淮水边上遥望故乡的情景。前四句写临淮所见的自然景色,后八句写游子痛苦迷惘的心情和深沉的感慨。全诗平直写来,但形象鲜明,感情沉痛,作者把感情的抒发和景物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触景生情,使景物的描绘深化了作品的感情,形成了古朴真挚的风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巫山(1)高,高以大(2)

巫山高高眼望穿,又高又大行路难。

淮水(3)深,(4)(5)

淮水深深不见底,身无双翼难回还。

我欲东归,(6)(7)(8)

含辛吞悲想东归,为何夙愿总成灰?

(9)高曳(10),水何梁汤汤(11)回回(12)

我想渡水无舟楫,为什么水势浩荡波涛急。

临水远望,(13)下沾衣。

临水远望家乡地,伤心的泪儿湿衣襟。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14)

远方游子心思归,一腔怨苦无法提!

注释

(1)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交界边境。

(2)高以大:高而且大。以,连词,相当于“且”。

(3)淮水:即淮河,源出于河南桐柏山,流经豫、皖等省至江苏入洪泽湖。

(4)难:一作“深”。

(5)逝:速。一说过。

(6)害:通“曷”,作“何”解,为什么。

(7)梁:桥。

(8)为:施,设。

(9)集:济。一说停止。

(10)高曳:当作篙枻。篙,撑船用的竹篙;枻,船桨。

(11)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12)回回:水流回旋的样子。此句中“梁”字疑为衍文,或为深的讹字。

(13)泣:泪水。

(14)谓之何:即有什么办法呢。何,奈何。

创作背景

《巫山高》属“鼓吹曲辞”,作于汉代,是铙歌十八曲之一。这是一首游子怀归诗。陈本礼《汉诗统笺》认为是汉武帝时防守七国的戍卒因思归而作的,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正》认为是汉高祖时赛民思归的作品。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拼音版

shāngāo

shāngāogāo

huáishuǐshēnnánshì

dōngguīhàiliángwéi

gāoshuǐliángshāngshānghuíhuí

línshuǐyuǎnwàngxiàzhān

yuǎndàozhīrénxīnguīwèizhī

作者简介

汉乐府

汉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