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海畔(1)尖山似剑铓(2),秋来处处割愁肠(3)。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若(4)为化得身千亿(5),散上(6)峰头望故乡(7)。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1)海畔:海边。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
(2)剑铓: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
(3)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4)若:如果。
(5)身千亿:佛家语。千亿,极言其多。
(6)散上:飘向。一作“散作”。
(7)故乡:这里指长安。作者祖籍河东,在长安出生、长大。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此诗作于柳州。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