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曲折婉转,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山村的闲静景象,作者凝望这景象,禁不住思绪万千:皓月升起,晚风清凉,月下的山村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三、四句隐含着诗人无奈的愁绪和浓重的思乡情怀。五、六句写幽深的泉水和秋夜的露珠,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灯花报喜,不觉欢欣,反而倍觉烦恼,最后两句满含辛酸的眼泪。这首诗,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怀乡、思乡之怨,但读来却更觉凄楚悲凉,其含蓄之美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1)。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石泉流暗壁(2), 草露滴秋根(3)。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头白灯明里, 何须花烬(4)繁。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1)故园:故乡。
(2)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3)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滴秋根:一作“满秋原”,“满”一作“滴”。
(4)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见到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黄昏时分寂静祥和,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便有感而作《日暮》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