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一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绍兴癸丑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使虏,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落。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以待采诗者云。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

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

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谁当可将命,币厚辞益卑。

四岳佥曰俞,臣下帝所知。

中朝第一人,春官有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嘉祐与建中,为政有皋虁。

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

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

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

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

或取犬马血,与结天地盟。

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

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

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

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

葵丘践土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后。

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

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不乞隋珠与和璧,吸乞乡关新信息。

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遗氓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是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组诗作品。在这两首诗中,李清照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原人民表示了关切和怀念,并尖锐地指出了敌人的掠夺本质,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两首诗表现了诗人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绍兴癸丑五月,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使虏,通两宫也。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落。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以待采诗者云。

三年夏六月(1),天子视朝久。

绍兴三载六月间,高宗听政好几年。

凝旒(2)南云(3)垂衣(4)北狩(5)

神情专注思亲眷,治理有方父兄念。

如闻帝若曰,岳牧(6)群后(7)

仿佛闻听皇帝言,朝廷上下多百官。

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8)

岂无贤臣似半千,时运不佳好艰难。

(9)燕然铭(10),勿种金城柳(11)

不必记功做宣传,不要种柳徒慨叹。

岂无纯孝臣(12),识此霜露悲(13)

岂无孝臣考叔般,知此悲凉非为寒。

何必羹舍肉(14),便可车载脂(15)

不必愚孝弃肉餐,车子润滑把路赶。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社稷国土不爱怜,玉帛财富尘样贱。

谁当可将命(16)(17)厚辞益卑。

倘无胜任外交官,越赔大钱越卑贱。

四岳(18)(19)(20),臣下帝所知。

唯唯诺诺是达官,臣子如何帝了然。

中朝第一人(21)春官(22)昌黎(23)

朝中之臣谁最贤,独占鳌头尊姓韩。

身为百夫特(24),行足万人师。

百人里头最能干,万人之中称模范。

嘉祐(25)建中(26)为政有皋虁(27)

曾祖韩琦祖忠彦,身任宰相堪称贤。

匈奴畏王商(28),吐蕃尊子仪。

汉相王商好威严,匈奴畏惧仰面看。唐代子仪令名传,折服回纥不须战。

夷狄(29)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韩门祖辈威不减,异族已被吓破胆,公系出使好人选。

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30)

作揖跪拜礼周全,白玉台阶受派遣。

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

为臣不敢辞困难。此时此刻非等闲。

家人安足谋(31),妻子不必辞。

高堂老母莫挂牵,妻子儿女不必念。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敬奉天地有灵验,皇恩浩荡威风添。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直人金朝城里边,首领跪拜甚恐慌。

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

自持诏命有大权,侍子前来迎接忙。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

韩公威仪靠信仰,投军不须愚且莽。

或取犬马血,与结天地盟。

犬马之血涂嘴上,结盟牢靠又久。

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

长德如胡公难上难,同谋协办人心,安“解衣衣我”韩信言。

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今日亦感宋恩暖使金刺秦不一般,临别不唱“易水寒”皇天后土湿又暗。

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连绵阴雨未下完,风力迅猛又凶险。

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车声辚辚响成片,马声萧萧不问断;壮士懦夫有共感,同声哭泣好悲惨。

闾阎嫠妇(32)亦何知,沥血投书(33)记室(34)

果巷寡妇少识见,滴血投书秘书官。

夷虏(35)从来性虎狼(36)不虞预备(37)庸何伤(38)

金人性情如虎狼,防范不澳免上当。

衷甲(39)昔时闻楚幕,乘城(40)前日记平凉(41)

铠甲外面穿衣裳,先前楚人就这样;当年唐朝上过当,今日守城严提防,平凉教训不能忘。

葵丘(42)践土(43)非荒城,勿轻谈士(44)弃儒后。

葵、践二城不荒凉,齐桓晋文盟主当;擅谈之人读书郎,不能轻看丢一旁。

露布(45)词成马犹倚,崤函关(46)出鸡未鸣。

袁虎虽曾被罢官,飞笔撰文倚马完;函谷鸡鸣未曙天,客助孟尝脱了险。

巧匠何曾弃樗栎(47)刍荛之言(48)或有益。

臭椿柞树匠不嫌,有益或出樵夫言。

不乞隋珠与和璧(49),吸乞乡关新信息。

珠璧珍宝我不馋,只望家乡消息传。

灵光(50)虽在应萧萧(51),草中翁仲(52)今何若。

幸存亲友应寂然,墓前石人令哪般?

遗氓(53)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乡关齐鲁已沦陷,遗民岂种桑麻田,金人失势缩城垣。

嫠家(54)父祖生齐鲁(55),位下名高人比数(56)

父祖生于齐鲁间,地位不高名声显。

当时稷下(57)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战国临淄多学馆,文士数千任其谈,人群挥汗如雨般。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58)伍。

子孙南渡没几年,已经变成流浪汉。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59)一抔土(60)

欲将血泪寄河山,愿将一腔热血洒在齐鲁大地!

注释

(1)三年夏六月:三年,指公元1133年(宋高宗绍兴三年)六月,当为五月,此误。

(2)凝旒:指天子冕脆一动不动,形容庄重严肃。旒,古代帝王之冕前后所悬垂的玉穗。《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施,前后邃廷。”

(3)南云:南天之云。天子面南而坐,故所望为南云。

(4)垂衣:言天下太平而无为。《周易·系辞》下严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5)北狩:狩,本意为猜猎,引申为出巡。宋徽、钦二宗被掳北去,不敢明言,托词出巡,故曰北狩。

(6)岳牧:泛指朝廷百宫。岳,尧帝时以上善和之四子分掌四岳诸侯。牧,一州之长为牧。

(7)群后:各位诸侯,泛指百官。

(8)阳九:指岁月充满灾难。古称4617岁为一元,初入元106岁中,将逢灾岁九,为阳九(《汉书·律历志》)。晋刘珉《劝进表》:“方今钟百玉之季,当阳九之运。”故阳九为厄运。诗中以阳九代指“靖康之难”。

(9)勒:刻石。

(10)燕然铭:燕然,山名,在今蒙古共和国。《后汉书·窦宪传》:“窦宪、耿秉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奔溃,单于遁走……宪、秉遂登画燕然山,出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纽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11)金城柳:用晋桓温北伐故事。《晋书·桓温传》: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己十圈,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

(12)纯孝臣:《左传·隐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君子谓颍考叔纯孝也。”

(13)霜露悲:指怀念父母之趣。《礼记》:“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F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

(14)羹舍肉:用颍考叔事。

(15)车载脂:以油脂涂车辅(可以走得快一些)。

(16)将命:奉命。

(17)币:此指贡献给金人的钱物。

(18)四岳:四方诸侯之长。

(19)佥:都。

(20)俞:此为表示答应的语气词。

(21)中朝第一人:指唐人李揆。李揆为唐肃宗时宰相,肃宗称其“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李揆奉命出使外蕃,外蕃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恐被拘,故意道“非也。他那个李揆怎肯到此。”

(22)春官:《周礼·春官宗》:“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玉和邦国。”春官,相当于后世之礼部。

(23)昌黎:唐韩愈。韩愈曾赠礼部尚书,此以韩愈代指韩肖胃。

(24)百夫特:杰出人物。《诗经·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郑注:“百夫之中最雄俊也。”

(25)嘉祐:宋仁宗赵祯年号。

(26)建中:即建中靖国,宋徽宗赵佶年号。

(27)为政有皋虁:皋虁,指贤臣。皋陶,虞舜时为狱官。虁,舜时乐正也。韩肖胃曾祖韩琦嘉祐年间曾任宰相,祖韩忠彦建中靖国年间为宰相。

(28)王商:汉成帝母王太后之弟,曾代匡衡为相。

(29)夷狄:古时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

(30)白玉墀:以白玉为阶,代指宫殿。

(31)家人安足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肖胄母文安郡太夫人文氏闻肖。”

(32)嫠妇:寡妇。

(33)沥血投书:沥血,指立誓。投书,递交书信。

(34)记室:古代宫名,相当近代之秘书。汉魏时始设。

(35)夷虏:指金统治者。

(36)性虎狼:本创融狼般残暴。

(37)不虞预备:防范不测之事。《左传·文六年》:“备预不虞。”

(38)庸何伤:有什么害处呢?

(39)衷甲:衷,同中。中甲,即将甲穿在衣服以内。《左传》记载,楚人欲于盟会时突袭晋,兵士皆将甲穿在衣服里面,使晋人不防备。

(40)乘城:登城。

(41)平凉:地名,在今甘肃省。《唐书·马越传》记载:唐贞元三年五月十五日,浑威与吐蕃相盟于平凉,吐蕃埋伏重兵突然袭击。

(42)葵丘:春秋时宋国地名,在今河南省。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会周,公、鲁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此。同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

(43)践土:地名,在今河南省。晋文公曾于此与齐、宋、郑、卫等国会盟。

(44)谈士:口才善辩之人。

(45)露布:即布告,此指军中报捷的文书。古时用兵获胜,上其功掖于朝,谓之露布。

(46)崤函关:亦称函谷关。

(47)樗栎:不成材之木。

(48)刍荛之言:采薪者、捕鱼者之言,指地位低下的人说的话。

(49)和璧:即和氏璧。

(50)灵光:汉鲁恭玉殿名。

(51)萧萧:萧条状。

(52)翁仲:秦阮翁仲,南海人。身长一丈三尺,气质端勇,异于常人。始皇使率兵守脑桃,声援匈奴,死后铸其铜像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泛称坟墓或建筑物前的石像为翁仲。

(53)遗氓:即遗民。

(54)嫠家:寡妇之家。此为李清照自称。

(55)齐鲁:今山东省一带。

(56)比数:相比之中还算在数。

(57)稷下:地名,在今山东临淄。

(58)流人:流亡者。

(59)东山:鲁地山名。

(60)一抔土:一捧土。

创作背景

公元1133年(宋高宗绍兴三年)南宋朝廷派签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国,去慰问被囚于北方的徽、钦二帝,李清照特作诗韩、胡二公送行。

拼音版

shàngshūhánxiàozhòushīèrshǒu··

sānniánxiàliùyuètiānzishìcháojiǔ

níngliúwàngnányúnchuíběishòu

wénruòyuēyuèqúnhòu

xiánníngbànqiānyùnyángjiǔ

lēiyànránmíngzhǒngjīnchéngliǔ

chúnxiàochénshíshuāngbēi

gēngshěròubiàn便chēzàizhī

fēisuǒchén

shuídāngjiāngmìnghòubēi

yuèqiānyuēchénxiàsuǒzhī

zhōngcháorénchūnguānyǒuchāng

shēnwèibǎixíngwànrénshī

jiāyòujiànzhōngwèizhèngyǒugāokuí

xiōngwèiwángshāngfānzūnzi

dǎnjiāngmìnggōngsuǒ

gōngbàishǒushǒushòumìngbáichí

yuēchéngǎnnánděngshí

jiārénānmóuzi

yuànfèngtiānlíngyuànfèngzōngmiàowēi

jìngchízhàozhíhuánglóngchéng

dāndìngsǎngshìzidāngláiyíng

rénjūnfāngshìxìnkuángshēngxiūqǐngyīng

huòquǎnxuèjiétiānméng

gōngqīngrénsuǒnánmóutóngxiéxīnzhìān

tuōbèihànēnnuǎndàoshuǐhán

huángtiānjiǔyīnhòushī湿shìwèihuífēngshì

chēshēnglínlínxiāoxiāozhuàngshìnuògǎn

yánzhīxuètóushūgànshì

cóngláixìnglángbèiyōngshāng

zhōngjiǎshíwénchǔchéngchéngqiánpíngliáng

kuíqiūjiànfēihuāngchéngqīngtánshìhòu

chéngyóuxiáohánguānchūwèimíng

qiǎojiàngcéngchūchúráozhīyánhuòyǒu

suízhūxiāngguānxīnxìn

língguāngsuīzàiyīngxiāoxiāocǎozhōngwēngzhòngjīnruò

mángshàngzhǒngsāngcánwénbǎochéngguō

jiāshēngwèixiàmínggāorénshù

dāngshíxiàzòngtánshíyóurénhuīhànchéng

zisūnnánjīnniánpiāolíngsuìliúrén

jiāngxuèhànshāndōngshānpóu

作者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