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零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水龙吟·题瓢泉》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以颜回自许,表明作者安贫乐道、伴泉而居之志。下片以泉自写,抒发了作者的高洁情怀。全词取与泉、瓢有关的典故抒情写志,笔法多姿,语句散文化,外示超旷、内蕴幽愤。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2),古来谁会,行藏用舍(3)。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4)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5),何为是、栖栖(6)者?”
稼轩何谓贫穷,任凭檐外泉水如玉珠倾泻。乐天道而知天命,才不用过分忧虑。自古谁真正理解“用我则行,舍我则隐”? 贤者颜回住陋巷,一竹篮饭,一木瓢水,别人也许受不了这种穷困,他却守清贫而自乐。料想当年,曾问孔丘: 既以粗茶淡饭为乐,又何必整日忙碌不停?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零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8)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泉水呀,姑且与浮云青山相伴,勿匆匆流下山去。对泉照影,自觉苍老,被当权者冷落,乃意中事。先生饮罢泉水,但觉口齿清凉,满怀清香。笑挂瓢树上,风吹有声面摔碎。问: 何不作哑以保全自己?
(1)瓢泉:《铅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泉为辛弃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规直若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可鉴。”
(2)乐天知命:《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3)行藏用舍:指出世入世之道。
(4)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得意弟子,现在山东曲阜有颜庙。
(5)饭蔬饮水:吃粗粮,喝冷水,即粗茶淡饭之意。
(6)栖栖:忙碌状。
(7)轻袭肥马:《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即指富豪之人。
(8)笑挂瓢:《逸士传》:“许由手捧水饮,人遗一瓢,饮讫,挂木上,风吹有声,由以为烦,去之。”
辛弃疾闲居带湖时以其精明的头脑经营田产。他购买了一块土地,其中有泉名为周氏泉,稼轩购得后改其名为“瓢泉”,并在此营建住宅。后来辛弃疾再次罢官后即在此地居住。淳熙十四年(1187),有《水龙吟·题瓢泉》。
《水龙吟·题瓢泉》这首词吟咏瓢泉,主旨就在一个“乐’字上。上片起句即以“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来表明自己的乐观情绪,他并不担心必隐以后的清贫生活,甚至将瓢泉溅起的朵朵浪花比作琼玉珍珠,将其视为自己的财富,可见词人之高雅。“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作者为自己能够以达观的心态看待人生而表示得意,因为他已经做到了“行藏用舍”,因而也就毫无遗憾。接下来词人又以安贫乐道的颜回自许,“一瓢自乐”意为其所居之地有如琼玉一般的瓢泉,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没有烦恼,也不用再为仕途的得失而忙碌奔波,且悠闲自在。
下片是作者面对瓢泉产生的独特想法,“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一句希望泉水能够居于山中保持自己清冽的本色,而不要流下山去变得浑浊,寄托了自已绝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的理想。“苍颜”三句,是作者以瓢泉为镜,看见自己衰老的容颜之后的感受,功名富贵如过眼云烟,人最终还是会变老,万事都成一梦。结句双关,“挂瓢风树”的瓢,既指饮水之瓢,又暗指瓢泉之瓢,点明了远离喧器的尘世以保持自己高洁品行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