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菅。
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处舒英。
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
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植灵寿木》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四句写自己寻得灵寿木的过程;“蹇连”四句写种植灵寿木的原因;“丛萼”四句写所植灵寿木成活、生长、开花的情景,并暗中表明了自己的品格;最后四句写诗人抚摩玩赏灵寿木,以及不忍心对灵寿木加以剪伐的心情。这首诗全篇多处互相呼应,章法谨严;写物极能刻画。
白华(2)鉴(3)寒水,怡我(4)适野(5)情(6)。
白色的花朵映照在寒水边,正与我热爱野趣的心情相合。
前趋(7)问长老,重复(8)欣嘉名(9)。
走上前去向长老打听,更高兴它有灵寿木这样的好名字。
蹇连(10)易衰朽,方刚谢经菅。
人生坎坷容易衰老,血气方刚就用不着费神保养。
敢期(12)齿杖(13)赐,聊且(14)移(15)孤茎(16)。
我哪里敢指望得到老者之杖的赠赐,只是想把这棵灵寿木移到我的庭院中。
丛萼(17)中竞秀(18),分房(19)处舒英(20)。
丛丛的花萼内中正争奇斗艳,分房而开舒展出朵朵花儿。
柔条(21)乍(22)反植(23),劲节(24)常(25)对生(26)。
柔嫩的枝条反过来种植,刚劲的树节都相对而生长。
循(27)玩(28)足忘疲,稍(29)觉步武(30)轻。
来回观望都忘记了腿脚的疲倦,反而觉得步履更加轻盈。
安能事翦(31)伐(32),持用资(33)徒行(34)。
怎么能将这么好的树木砍伐下来,作为步行扶持的拐杖呢?
(1)灵寿:树木名。
(2)白华:头发花白。
(3)鉴:照。
(4)怡我:使我愉快。怡:和悦,愉快。形容词使动用法。
(5)适野:到郊外去。适:到……去。
(6)情:心情。
(7)前趋:向前赶上。趋:快走。
(8)重复:重,又,再。复,回答。
(9)嘉名:美名,指灵寿木名。
(10)蹇连:跛,行政迟缓。引申为艰难困厄,这里指流放永州。
(11)方刚谢经营:《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言体力正当强健,可以到处规划创业。谢:辞,不能。
(12)敢期:怎敢期望。
(13)齿杖:王授高年者的行杖。
(14)聊且:始且。
(15)移:移植。
(16)孤茎:指一棵灵寿。
(17)丛萼:花萼指柳宗元所种园圃。
(18)竞秀:争逐,表现最为茂盛。
(19)分房:犹言偏房,指柳宗元住所的偏房。
(20)舒英:舒展开花。
(21)柔条:灵寿木枝细长,故为柔条。
(22)乍:偶然看见。
(23)反植:倒立,指灵寿木柔软的枝条,有时从上往下直立。
(24)劲节:指灵寿木枝条上凸出的强劲的枝节。
(25)常:时常,通常。
(26)对生:相对而生。
(27)循:通“揗”,抚摩。
(28)玩:赏玩。
(29)稍:渐渐。
(30)步武:指步履,步伐。
(31)翦:同“剪”,剪断。
(32)伐:砍伐。
(33)资:帮助。
(34)徒行:步行。
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在永州因江南湿气太重,患上了“重膇”之疾。为了方便行走,他不得不使用拐杖。作者曾多次到过郴州,知道郴州万岁山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树种——灵寿木,了解到这种木料可以做成珍贵的拐杖,便虚构了一个在自己住宅旁种植灵寿木的故事,于是创作了《植灵寿木》这首诗以表达自己被贬初期焦躁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