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蜀》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送别友人入蜀,想象友人经过三峡时听到猿鸣会感到忧愁苦闷,奇险的栈道也给旅途带来很大障碍,欲扬先抑,充分写出蜀行的“愁人处”,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结尾却不作悲酸语,言蜀道虽难,而前景美好可喜,以此鼓励友人,足以让人精神振奋,勇于前往。全诗通体稳称,中间两联写景工切,结句落想尤高,脱尽蹊径。
别离杨柳陌,迢递(1)蜀门(2)行。
在杨柳成阴的小路上送君离去,踏上前往蜀地的遥远路途。
若听清猿(3)后,应多白发生。
若是听到凄清的猿声,会使旅人因愁而生出白发。
虹霓(4)侵栈道(5),风雨(6)杂江声。
天边的彩虹离栈道很近,风雨声中夹杂着江水奔涌的声音。
过尽愁人处(7),烟花(8)是锦城(9)。
等到走过这艰险的蜀道,就能看到锦城繁花盛开的景象。
(1)迢递:遥远貌。
(2)蜀门:入蜀之门。此当指由长安入蜀所必经的剑门。
(3)清猿:凄凉的猿鸣。
(4)虹霓:即彩虹。色鲜盛者为虹,色暗淡者为霓(即副虹)。此指云彩。
(5)栈道:在山崖凿石架木修成的路。
(6)风雨:一作“雨雪”。
(7)愁人处:指艰险的蜀道。
(8)烟花:指春天的景色。
(9)锦城:即四川成都。因三国蜀汉于此设管理织锦之官,故称。
《送人游蜀》这首诗是马戴送别友人入蜀而作,长亭柳色依依,当是长江下游一带。友人循水陆以历三峡而入川,道路崎岖,所以会看到重岩叠嶂的景色,也会听到凄厉的猿啼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