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沈约 〔南北朝〕 沈约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有所思》是南朝诗人沈约所作的一首和诗。这首诗写征夫怀念自己的家乡。首二句写征夫登上陇山之巅,向东遥望自己的家乡;中间四句写景,前两句写的是征夫眼中所见的边塞春景;五六两句,写的是征夫想像中故乡的景色;表面上没有说到思乡,但是景中含情;这里春天之景和思乡之情,反差强烈,以乐衬哀,引发共鸣;末二句写垂泪寄书,首尾呼应,反映了人民痛恨征战之苦的心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西征登陇首(1),东望不见家。

西征登上大陇山头,往东眺望看不见故乡。

关树(2)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边关树木抽出紫叶,塞外小草发出青芽。

昆明(3)当欲满,葡萄应作花(4)

昆明春水当已涨满,葡萄也该已经开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5)寄狭斜。

对着汉使热泪长流,请把捎信寄往长安的曲巷里头。

注释

(1)陇首:今陕西陇城县有大陇山曰“陇首”(《舆地志》)。

(2)关树:边关的树木。

(3)昆明:长安附近有昆明池,武帝时造成。春能积雪,江湖水满。

(4)作花:开花。

(5)因书:捎去书信。

(6)狭邪:长安的街道,代指故乡。

创作背景

《有所思》原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饶歌》十八曲之一,写一个女子决意要与负心郎断绝关系而又难下决心的复杂而悲伤的心情。后来南朝齐王融、梁刘绘用此题拟作,“但言离思而已”,宋何承天以此题拟作,“则言生罹荼苦,哀慈亲之不得见也“。南朝齐永明初年,沈约也以“有所思”为题作诗,以与其他诗人所作的“有所思”相与唱和。

拼音版

yǒusuǒ

西zhēngdēnglǒngshǒudōngwàngjiànjiā

guānshùchōusāicǎoqīng

kūnmíngdāngmǎntáoyīngzuòhuā

liúlèiduìhànshǐ使yīnshūxiáxié

作者简介

沈约

沈约

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出身贵族,而年幼孤贫。笃志好学,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他是齐、梁文坛的领袖,首创“四声八病”之说,与谢脁、王融等创作新体诗,称“永明体”,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内容广泛,讲究声韵、对仗。有辑本《沈隐侯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