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是北宋诗人王令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的开头两句写金山,气象阔大;三四句写寺,绘形绘声,静动交织;五六句写日暮所见景象,远眺近观,触目成趣;结尾两句写感慨,语含双关,寄托遥深。此诗诗境气象阔大,壮美多姿,凭仗诗人视角和笔法富于变化。
万顷清江浸碧山(1),乾坤都向此中宽。
浩渺壮阔的大江碧波万顷,江波紧拥青翠的金山在江心。眼前江山是如此宽广,恰如包容了天地间动人美景。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2)声来水石寒。
受惊的鱼龙何以纷纷沉水藏身,只缘江上落下山寺楼阁的倒影。忽然耳畔回荡钟磬的清音,更觉久浸江水的山石寒气袭人。
日暮海门(3)飞白鸟(4),潮回瓜步(5)见黄滩。
夕阳下焦、象二山形成壮观的海门,白鹭在那儿随波展翅飞腾。远眺江潮从瓜步山下缓缓降落,露出两岸的河滩像金黄色的彩锦。
常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我想平日寺外的风光无比晴明,常有恶风险浪阻挡游人览胜。只有寺中诵佛绝尘的高僧,才得从静处悠然观赏无限险景。
(1)浸碧山:当时金山屹立江中,山脚四周环水,故有此说。今已与陆地相连。
(2)钟磬:均佛寺中敲击以做佛事或集僧的乐器。磬,状如云板。
(3)海门:王令《润州游山记》:“润州东十里,有山三,其二合为海门。”润州即今镇江市。除金山外,有焦山、象山并立于江中,二山相对立处谓海门。
(4)白鸟:羽色白的水鸟,如鸥鹭之类。
(5)瓜步:“步”一作“埠”。山名。在今江苏六合东南,古时南临大江。
《金山寺》这首诗是王令二十六岁时流寓镇江游金山寺所作。在此期间,诗人经常过着“冬暖常寒,昼短犹饥”的日子,这次流寓润州,以聚徒教授糊口,本非为爱慕镇江胜景而来。偶登金山寺,得以一览江山之胜,便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