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是北宋诗人王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设问开篇,实则是说风筝形式非常多样;颔联描绘风筝乘风而起的情景,以及“愚人”仰望风筝的憨态;颈联说风筝能飞路途较近,只求片刻高飞然后便安定下来;尾联说风筝难以达到沧溟之远,却笑大鹏起飞那般艰难。整首诗寓意深微,对“纸鸢”似有讥讽之意,借此比喻那些不知自身短浅、却嘲笑别人有远大志向的人。
谁作轻鸢(1)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谁制作了纸鸢来使远方景色更加壮观,好像是嫌弃飞鸟的花样不够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纸鸢)才凭借着一条线乘风飞去,就有愚人仰头观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2)为安。
碧霄应该不太可能到达,偶然能断掉绳子的时候(乘势高飞)就感觉安逸。
扶摇不起沧溟(3)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旋风没有卷起,苍茫的溟海遥远,(纸鸢)很是嘲笑大鹏起飞像那般艰难。
(1)轻鸢:一种风筝。
(2)遂:就。
(3)沧溟:苍天、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