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薛涛

元稹 〔唐代〕 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寄赠薛涛》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先说薛涛为山川名秀所生,同时又以卓文君类比;后言其极具文才、诗才,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搁笔,公侯们也都自愧弗如,最后更是寄寓了很深的缅怀之情。此诗就思想性而言,无甚可取。但全篇一气贯下,浑然成章,是才子佳人相赠的得意之笔。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锦江(1)滑腻(2)眉秀(3)幻出(4)文君(5)与薛涛。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言语巧偷鹦鹉舌(6),文章分得凤凰毛(7)

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纷纷(8)辞客(9)停笔(10),个个公卿欲梦刀(11)

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

别后相思隔烟水(12)菖蒲(13)花发五云(14)高。

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像天上祥云那样高。

注释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

(2)滑腻:平滑细腻。

(3)眉秀: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此均用以泛指蜀地。

(4)幻出:化出,生出。

(5)文君:卓文君,西汉人,美而多才。慕司马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为千古之风流佳话的主人公。

(6)巧偷鹦鹉舌:比喻言辞锋利善辩。鹦鹉在古代被认为是善言之鸟。

(7)凤凰毛:比文采斑斓。

(8)纷纷:众多貌。

(9)辞客:文人,诗人。

(10)停笔:谓文士们多因自感才学不及薛涛而搁笔。

(11)梦刀:梦见刀州,即想到蜀地为官。用晋王濬梦见头上悬刀而迁益州刺史典故,参见前李远《送人入蜀》注。句谓薛涛在蜀,公卿们都想到蜀地做官,以便能结识亲近她。

(12)烟水:泛指风烟山水。

(13)菖蒲:草名,有香气,生于水边。

(14)五云:祥云,瑞云。旧以为仙子居处。

创作背景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授监察御史,出使东川。这一年他年方三十,妻子韦氏尚未去世。元稹到了东川,便与当时有名的女诗人薛涛一见钟情,卿卿我我走到一处。若《全唐诗话》所云可信,则《寄赠薛涛》此诗当作于长庆元年(821),因元稹任翰林学士,仅于此年有过一次。

拼音版

zèngxuētāo

jǐnjiānghuáéméixiùhuànchūwénjūnxuētāo

yánqiǎotōuyīngshéwénzhāngfēnfènghuángmáo

fēnfēnduōtínggōngqīngmèngdāo

biéhòuxiāngyānshuǐchānghuāyúngāo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存诗83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