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李隆基 〔唐代〕 李隆基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是唐玄宗李隆基创作的一首词,上片着意描绘一位女子的美貌:流行的发髻,像莲花般鲜嫩的脸庞,身体散发着香气,天生的眼眉既美且长。下片是写对这妙龄女郎的希望,要她“莫负好时光”,嫁个“有情郎”。此词对人物的描写细腻,抒情含蓄委婉,是一首风格婉约的词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宝髻(1)偏宜(2)宫样(3)莲脸嫩(4)(5)(6)(7)。眉(8)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你装饰珠宝的高高的发髻,最适合宫中流行的式样。你的脸庞像莲花一样鲜嫩,肌肤白里透红散发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画,天生双眉入鬓又细又长。

(9)倾国貌(10),嫁取个,有情郎(11)。彼此当年少,莫负(12)好时光。

不要倚仗自己有倾国之貌,应该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当青春年少,千万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注释

(1)宝髻:插戴珠宝的发髻。

(2)偏宜:甚合。

(3)宫样:宫中流行的式样。

(4)莲脸嫩:像莲花那样鲜艳娇嫩的脸。

(5)体:即躯体,这里指女子的肌肤。

(6)红:红润。

(7)香:馥郁芳香。

(8)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眉黛即眉毛。

(9)倚:倚仗。

(10)倾国貌:极言妇女之美貌。

(11)有情郎:有情有意的男儿。

(12)莫负:不要辜负。

创作背景

关于《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此词的创作,有一个离奇却有趣的故事,据《词林纪事》记载,唐玄宗“尝临轩纵击,制一曲曰《春光好》,方奏时,桃李俱发,应词中‘莫负好时光’之语,明皇戏曰:‘此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现实中唐玄宗酷爱音乐。他六岁就能歌舞,少年时在府中自蓄散乐一部以自娱。正是由于他酷爱音乐的缘故,他对宫中善于音律的女子宠爱有加,这首词很有可能是赠予他所欣赏甚至爱慕的一位女子的。

拼音版

hǎoshíguāng··bǎopiāngōngyàng

bǎopiāngōngyàngliánliǎnnènhóngxiāngméidàizhāngchǎnghuàtiānjiàobìncháng

qīngguómàojiàyǒuqínglángdāngniánshàohǎoshíguāng

作者简介

李隆基

李隆基(唐玄宗)

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容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改封临淄郡王。后因诛韦后有功,册立为皇太子。先天元年(712年)继位,在位四十五年。前期励精图治,先后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国运昌盛。李隆基多才艺,知音善书,工诗能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