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是唐代诗人李隆基路经太行山时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前四句描写自己以皇帝身份重上太行山时的成严场面和愉说心情‘;第五至八句描写登上太行山后所看到的自然景色;第九至十二句叙述诗人察访民情,劝农耕的经过,表达了他和太行山人之间的特球感情;最后四句抒写了自己励精图治,建立盛唐的决心和信心。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对偶等多种修手法,使诗情画意更形象、生动、有力。
清跸(1)度河阳(2),凝笳(3)上太行。
一路清道,渡过河阳笳声齐发,直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火把引路,鸟道通明,铁骑相衔,崎岖绕行。
白雾(4)埋阴壑,丹霞(5)助晓光。
白雾把沟壑掩盖住了,红霞使曙光格外辉煌。
涧泉含宿冻(6),山木(7)带馀霜。
山润泉水被冻成各种美丽的造型,山木枝干上缀满着白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8)作裳。
农夫住茅草房,砍柴人穿野麻粗布短衣裳。
宣风问耆艾(9),敦俗劝耕桑。
宣传唐朝国策,看望慰问地方长老,敦劝人民勤奋劳作,努力男耕女桑。
凉(10)德惭先哲,徽猷(11)慕昔皇(12)。
德行不厚,远不如古代先哲,运等谋划,要以先皇为榜样。
不因今展义(13),何以冒垂堂(14)。
要不是今天来宣讲国策,就不会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了。
(1)跸: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通行,戒严的意思。
(2)河阳:旧县名,在今河南孟津市。
(3)凝笳:笳声齐鸣,兼有天寒笳声冻凝的意思。
(4)白雾:在山上看是雾,从山下看是云。
(5)丹霞:红色的朝霞。有祥瑞之意。
(6)宿冻:已冻了很久的冰。宿:隔宿,说明很冷。
(7)山木:太行山以山高林密著称。
(8)薜:《尔雅》:“薜,山麻。”郭璞注:“似人家麻,生山中”,泛指野麻、葛藤等树皮纤维做成的粗衣。
(9)耆艾:老人。古以六十岁称,五十岁称艾,泛指老年人。人五十岁生白发。艾叶北背面多白自毛,干老后叶向内卷,显现白色。所以五十称艾。
(10)凉:薄。
(11)徽猷:徽:美好。猷:谋划。
(12)昔皇:指唐太宗。唐玄宗追幕太宗“贞观之治”,为有“开元之治”。
(13)展义:君子施行德义。
(14)垂堂:旧时堂量边靠近屋处,常有坠瓦伤人,喻有危险的地方。
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诗人以皇帝的身份首次来路州,侍驾而来的有张嚞贞、张说、张九龄等朝延大臣。正月初九进入路州城。当志得意满的诗人再次登临太行羊肠坂时激情涌现,不能自已,挥笔写下了这首《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并令侍驾朝臣奉和。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全诗可分为四层意思。
前四句为第一层。一路上官兵鸣锣开道,乐队笙伴行,前呼后拥,何等威风。太行山路崎岖险峻,羊肠坂道更令行者犯愁。登太行山,让人望而生畏。可是诗人此行与以前截然不同,一路上映入他眼帘的已不是昔日山路的险恶和登山的艰辛,而是那鸟道上望不到头的火把,羊肠坂上簇拥自己前行的卫队。当他顿略着这“天下第一人”登山的风光时,心情的愉悦是不言自明的。
第五至八句为第二层。在作者笔下,那太行山的白雾、河冰、枯木、霜雪,在朝霞和初日的照下,已变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的山水画图,笔触是轻快的,自然的。
第九至十二句为第三层。诗人正月初九进入路州后,大席“宴父老”,又把当年故居改为“飞龙”,让张说写了一篇《上党阳官述圣讼》树碑勒石,让张九龄写了一篇《圣应图赞》。并且免除了潞州五年的粗税,赦免了“大辟”以下的所有罪犯。之后,又于开元十二年和开元二十年两次来路州,体察民情,慰问疾苦,实赐“父老”。足见他对路州和路州百姓感情之深。他深知太行山人生活艰苦,因此一方面特殊赏赐,给予照顾;另一方面注重教育,让他们勤劳致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心爱护,跃然纸上,真情实意,力透纸背。
最后四句为第四层。为了建立盛唐这个目的,诗人勇于自谦自责,虚心向以前治国有方的皇帝学习;不惜冒冒着成山涉水的艰难视全国,向百姓宣传自己的意图。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这是一首排律,它采用四句一转的方式,开头四句描写皇帝出行的威严,下面四句则描写太行山的清晨美景,“野老”四句进一步描写山乡民俗民风,末四句抒怀言志。这样,起承转合,层层递进,格律严谨,读来朗朗上口,颇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