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途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其二】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其三】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其四】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其五】
临津不得济,伫楫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西陵遇风献康乐》是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分五章,其一总叙别,其二写饯别,其三写途中思情无诉,其四写遇风雨,其五写遇风受阻,回转至惜别,收束全篇。全诗叙事为经,抒情为纬,经纬交织,抑扬起伏,沉郁顿挫,成就大篇文字,有曹植《赠白马王彪》的规范。
【其一】
【其一】
我行指(3)孟春,春仲(5)尚未发。
原拟孟春即动身,牵延仲春未成行。
趣途(6)远有期,念离情无歇(7)。
奔赴上路远有期,思念不尽离别情。
成装(8)候良辰(9),漾舟陶(10)嘉月(11)。
打点行装待吉日,泛舟前往乐良辰。
瞻(12)途意少悰(13),还顾情多阙(14)。
展望前程乐观少,回顾往事遗憾深。
【其二】
【其二】
哲兄(15)感仳别(16),相送越坰林(17)。
仁兄道别感伤多,远送郊野又一程。
饮饯(18)野亭馆(19),分袂(20)澄湖(21)阴(22)。
饯行效外亭馆里,握别湖南水清静。
凄凄(23)留子(24)言,眷眷(25)浮客(26)心。
挽留对话同悲伤,行客眷念情难分。
回塘(27)隐舻栧(28),远望绝形音(29)。
池塘弯曲隐舟楫,远望隔断匿身影。
【其三】
【其三】
靡靡(30)即(31)长路,戚戚(32)抱(33)遥悲(34)。
迟缓踏上漫长路,忧惧远悲存于心。
悲遥但自弭(35),路长当语谁。
远悲徒然自制止,路长愁思向谁倾?
行行道转(36)远,去去(37)情弥(38)迟(39)。
行走不停路转远,越去越远迟缓增。
昨发浦阳(40)汭(41),今宿浙江(42)湄(43)。
昨日起锚浦阳北,今天停泊浙江滨。
【其四】
【其四】
屯云(44)蔽曾岭(45),惊风涌飞流。
云层聚集掩重岭,急风涌起飞流惊。
零(46)雨润坟(47)泽(48),落雪洒(49)林丘(50)。
断续细雨润丘泽,飘飘雪花洒山林。
浮氛(51)晦(52)崖巘(53),积素(54)惑(55)原畴(56)。
浮云遮掩峰峦暗,积雪覆盖田野隐。
曲汜(57)薄(58)停旅(59),通川绝行舟。
曲塘深处停行旅,通达大河无船行。
【其五】
【其五】
临津(60)不得济(61),伫楫(62)阻风波。
面临渡口不得过,风浪阻隔船下帆。
萧条(63)洲渚(64)际,气色(65)少谐和(66)。
寂寞冷落沙洲边,景象惨淡心如焚。
西瞻兴(67)游叹(68),东睇(69)起凄歌(70)。
西望萌生行游叹,东看兴起凄怆吟。
积愤(71)成疢痗(72),无萱(73)将如何。
怨恨郁结成疾患,如何忘忧去病根?
(1)西陵:指钱塘。
(2)康乐:指谢灵运,是惠连的从兄,与惠连友善,曾同游始宁墅。
(3)指:打算,决定。
(4)盂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古人常于季节名称前冠以孟、仲、季,以表季节中的月次。
(5)春仲:即仲春,指春季的第二月。
(6)趣途:上路。趣:同“趋”,趋向,奔赴。
(7)歇:尽,竭。
(8)成装:整理好行装。
(9)良辰:谓好日子。
(10)陶:乐,喜悦。
(11)嘉月:嘉美的月份,指春月。
(12)瞻:向前望。
(13)悰:乐。
(14)阙:缺憾。
(15)哲兄:对兄长的敬称,此指谢灵运。
(16)仳别:分别。仳:别离。
(17)坰林:野外的树林。
(18)饮饯:设宴饮酒饯别。
(19)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
(20)分袂:分手。袂:衣袖。
(21)澄湖:明净的湖水。
(22)阴:水之南曰阴,此谓湖水的南面。
(23)凄凄:悲伤貌。
(24)留子:留下的人,指灵运。
(25)眷眷:依恋向往貌。
(26)浮客:犹言“游子”,指诗人自己。
(27)回塘:曲折的堤岸。
(28)舻栧:船头和船桨。
(29)形音:形影和声音。
(30)靡靡:迟迟,缓慢貌。
(31)即:就,往。
(32)戚戚:忧伤貌。
(33)抱:怀着。
(34)遥悲:远途之悲。
(35)弭:终止。
(36)转:更。
(37)去去:意谓离去愈来愈远。
(38)弥:更。
(39)迟:长久。
(40)浦阳:浦阳江,又称浦江。钱塘江支流。
(41)汭:河流转弯处。
(42)浙江:水名。古渐水,又名之江,以其多曲折,故称浙江。
(43)湄:水边。
(44)屯云:聚集的云层。
(45)曾岭:高山。曾:通“层”,重叠。
(46)零:落。
(47)坟:高地。
(48)泽:沼泽,聚水的洼地。
(49)洒:洒落,散落。
(50)林丘:树木和土丘,泛指山林。丘:丘陵,低矮小山。
(51)浮氛:飘动的云雾。
(52)晦:暗。
(53)崖巘:高崖险峰。巘:山峰。
(54)积素:积雪。素:白色,用以指代白雪。
(55)惑:迷惑。意谓分辨不清。
(56)原畴:平畴原野。原:原野。
(57)曲汜:曲折的水流处。汜: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
(58)薄:通“泊”,停泊。
(59)停旅:驻留的旅人。
(60)津:渡口。
(61)济:渡。
(62)伫楫:停船。伫:停止。楫:船桨,此代指船。
(63)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64)洲渚:水中陆地,大的曰洲,小的曰渚。
(65)气色:景象。
(66)谐和:即和谐,协调,意谓赏心悦目。
(67)兴:起。
(68)游叹:离家在外的感叹。
(69)东睇:向东望。睇:小看,泛指看。
(70)凄歌:悲歌。
(71)积愤:久积之愤。愤:怨恨。
(72)疢痗:忧伤,疾病。
(73)无萱:没有忘忧草。萱:忘忧草,意为不能忘忧。
《西陵遇风献康乐》这首诗当作于元嘉七年(430年)夏历的仲春二月,年已二十四岁的谢惠连告别了他所熟悉的会稽(今绍兴),沿水路北上,向着当时的京城建康(今南京)进发,首次踏上了仕宦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