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辽水

王建 〔唐代〕 王建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杂曲歌辞·渡辽水》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古题乐府诗,被收入《全唐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思乡之情的怜悯,描摹了征戍苦辛之况,表现了边塞士兵的怀乡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辽水(2),此去咸阳(3)五千里。

渡过辽河,这里距离咸阳已经有五千来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4)重著(5)衣裳(6)送死(7)

出征的时候父母已经知道很难再活着相见。临出门时母亲又让我重新穿戴好衣裳,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

亦有白骨(8)归咸阳,营家(9)各与题本乡(10)

也还有征人牺牲后被送回咸阳的,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

身在(11)应无回渡(12)日,驻马(13)相看(14)辽水(15)

活着的战士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只能在辽水旁驻马回望遥远的家乡。

注释

(1)杂曲:乐府的一种,它本是一些散失了或残存下来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加以整理。

(2)辽水:即辽河,古又称句骊(lí)河。

(3)咸阳:古都邑(yì)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

(4)隔生:很难活着相见。

(5)重著:重新穿戴,这里指穿着正式。著,同“着”。

(6)衣裳:衣服。

(7)送死:指送去死路,这里表现战争残酷。

(8)白骨:将士的尸体。

(9)营家:又作茔冢(yíng zhǒng),坟墓。

(10)各与题本乡:各个在碑铭(míng)上题写其乡贯。

(11)身在:与“有身”相同,指人活着。

(12)回渡:又作“渡辽”,渡过辽水还归故乡。

(13)驻马:停住了马。唐蒋吉《高溪有怀》诗:“驻马高溪侧,旅人千里情。”明王世贞《自夹山趣颜神感古》诗:“千秋此夹谷,驻马意徘徊。”清张大受《清流道中梅花》诗:“驻马清流香气吹,东风渐近落花时。”

(14)相看:一起看。相,一起。

(15)傍:同“旁”,旁边。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北方游牧民族林胡在唐朝的檀蓟一带兴兵作乱,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刘济领兵讨伐,王建随军出征。诗人耳闻目睹了唐朝战士的饥寒之苦,深切体会了他们哀怨憎厌的思想感情,以亲身体验为基础写下了这首《渡辽水》。

文学赏析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写了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五千里”一词,实为虚指,借以表现战士离家之远,反衬战士内心的思乡之情之浓。这两句描写虚实结合,实写渡过辽水之事,虚写五千里的边塞路程。开篇两句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描摹了古代战争的气势。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两句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隔生”二字凸显悲凉——此去一别阴阳两隔。父母为征人临别送行时让穿着正式,虽为送去征途,实为送去死路。这两句用征夫与家人告别的悲痛场面衬托战争的残酷。“隔生”之感、“送死”之意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与丈夫、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正是源自统治者的这场对外侵略战争。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两句体现了远征之人的思乡之情,即使死了也希望回归故土。句中的“白骨’’与“营家’’都是战争留下的凄凉的遗物,是残酷战争的见证。唯有死后化为一堆白骨才能回到咸阳,能够有一碑铭刻有生前的故乡的名字。凄凉的遗物与思乡之情融汇在一起,伤感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控诉与愤慨。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一个“应”字表现了征人绵绵不尽的无奈之情,死的尚有“白骨”“归咸阳”,活着的只能隔着辽水远望家乡,而想要回到故地唯有化为一堆白骨,徒增凄凉。诗尾“驻马相看辽水傍”画面感强烈,勾勒了一队征夫在边疆的辽水旁边回望远方的故乡的图景。结句意味悠长,耐人寻味。远征战士的悲哀,在字里行间表现得浓烈而又惨酷。

《渡辽水》此诗笔力遒劲,意境苍凉。前两句渲染了战争期间凄凉萧索的气氛,三四两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五六两句描写了战士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控诉,结尾二句勾勒了战士思家的图景。诗人敢于直面现实,在浓浓的乡愁与生离死别中把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者的控诉表现得酣畅淋漓。

作者简介

王建

王建

唐朝大臣、诗人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