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郑驸马宅宴洞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记宴饮郑驸马莲花洞之情事。首联点出公主家园中洞内之景,颔联写公主家饮器之精美,颈联写洞中夏时景色,尾联用萧史弄玉典写饮宴乐事。全诗四联皆拗,奇景奇事,而以拗律出之,别开生面。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1)清(2)琅玕(3)。
主家的莲花洞口幽阴清雅,飘着细细的烟雾;当此盛夏季节留我宴饮,坐在琅玕一样靑翠的竹席上。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薄薄的琥珀杯中斟满浓浓的春酒,碧绿的玛瑙碗里盛上寒冷的冰水。
误疑茅堂(4)过江麓(5),已入风磴(6)霾(7)云端。
草堂清凉无比,使人误以为正从江底通过,又好像沿着石磴凌风而上埋入云端。
自是秦楼(8)压郑谷(9),时闻杂佩声珊珊。
自然这秦氏仙楼压过郑氏山谷,何况还时时听到珊珊的杂佩声响。
(1)夏簟:夏天用的竹席。此处喻竹。
(2)清:一作“青”。
(3)琅玕:珊瑚之类的美石。
(4)堂:一作“屋”。
(5)麓:一作“底”。
(6)风磴:指山岩上的石级。
(7)霾:同“埋”。
(8)秦楼:指公主。《列仙传》载,秦公将女儿弄玉嫁给萧史,每日于楼上吹箫作风声。一日,有凤落于其屋,夫妇骑风而去,此用其事以比郑潜曜。
(9)郑谷:《扬子法言》载,谷口人郑子真,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城。郑子真,汉成帝时人。
《郑驸马宅宴洞中》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杜甫初来长安之后。朱鹤龄注:“此诗乃天宝四五载归长安后作。黄鹤以驸马洞中与郑氏东亭为一处,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