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驸马宅宴洞中

杜甫 〔唐代〕 杜甫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郑驸马宅宴洞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记宴饮郑驸马莲花洞之情事。首联点出公主家园中洞内之景,颔联写公主家饮器之精美,颈联写洞中夏时景色,尾联用萧史弄玉典写饮宴乐事。全诗四联皆拗,奇景奇事,而以拗律出之,别开生面。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1)(2)琅玕(3)

主家的莲花洞口幽阴清雅,飘着细细的烟雾;当此盛夏季节留我宴饮,坐在琅玕一样靑翠的竹席上。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薄薄的琥珀杯中斟满浓浓的春酒,碧绿的玛瑙碗里盛上寒冷的冰水。

误疑茅(4)过江(5),已入风磴(6)(7)云端。

草堂清凉无比,使人误以为正从江底通过,又好像沿着石磴凌风而上埋入云端。

自是秦楼(8)郑谷(9),时闻杂佩声珊珊。

自然这秦氏仙楼压过郑氏山谷,何况还时时听到珊珊的杂佩声响。

注释

(1)夏簟:夏天用的竹席。此处喻竹。

(2)清:一作“青”。

(3)琅玕:珊瑚之类的美石。

(4)堂:一作“屋”。

(5)麓:一作“底”。

(6)风磴:指山岩上的石级。

(7)霾:同“埋”。

(8)秦楼:指公主。《列仙传》载,秦公将女儿弄玉嫁给萧史,每日于楼上吹箫作风声。一日,有凤落于其屋,夫妇骑风而去,此用其事以比郑潜曜。

(9)郑谷:《扬子法言》载,谷口人郑子真,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城。郑子真,汉成帝时人。

创作背景

《郑驸马宅宴洞中》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杜甫初来长安之后。朱鹤龄注:“此诗乃天宝四五载归长安后作。黄鹤以驸马洞中与郑氏东亭为一处,误矣。”

拼音版

zhèngzháiyàndòngzhōng

zhǔjiāyīndòngyānliúxiàdiànqīnglánggān

chūnjiǔbēinóngbīngjiāngwǎnnǎohán

máotángguòjiāngfēngdèngmáiyúnduān

shìqínlóuzhèngshíwénpèishēngshānshān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