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
陈留阮家诸侄秀,逦迤出拜何骈罗。
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
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
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鞍马来相过。
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
面热脚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
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
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
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诏随车牙。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呜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
明年徒步吊京国,宅破子毁哀如何。
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安平公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依着时间的发展先后为序,顺写诗人两入幕府的经历,描述了自己和府主崔戎的深挚情谊,真诚地表达了对亡者的铭念和追悼。全诗错落层出,条理明晰,语言酣畅,音韵流转,诗味隽永。
丈人(2)博陵王(3)名家,怜我总角(4)称才华。
老人家您是博陵郡王的后代,是名门望族。您怜爱我年少,欣赏我的才华。
华州(5)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6)。
在华州刺史幕做幕僚的时候,您留下我谈话,从早晨到傍晚。大声呼喊属吏免去坐衙和属吏的参观。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7)南山(8)阿。
第二年骑马送我出城外,送我到终南山的山中曲处习举子业,考取功名。
仲子(9)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10)。
您的第二子那时十六岁,脸如白玉般通透,斜戴乌纱帽,十分风流倜傥。
其弟炳章犹两丱(11),瑶林琼树含奇花(12)。
他的弟弟炳章还梳着两角向上分开的发髻,却已经容止不凡,如同那玉树琼花。
陈留(13)阮家诸侄秀,逦迤(14)出拜何骈罗(15)。
陈留阮家的各位子侄都十分俊秀,接连出门拜会时是何等排列整齐。
府中从事(16)杜(17)与李(18),麟角虎翅(19)相过摩(20)。
府中的属吏杜胜和李潘人才出众,不相上下。
清词孤韵(21)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22)。
两人诗作清新优美,如钟磬敲打及佩环、玉珂碰击之声。
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23)。
阳春三月石堤上的冰雪消融,春风拂过,鲜花开满了南面的山坡。
时禽(24)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25)如鸣梭(26)。
各色羽毛的禽鸟结伴飞翔在新生的丛林中间,声音清脆动听,就如织布时一起一伏的梭声。
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27)鞍马来相过(28)。
您有时候带着属吏带着酒,兴致勃勃地骑着马来相访。
仰看楼殿撮清汉(29),坐视世界如恒沙(30)。
站在远处向上看佛寺耸立,聚于一起,直指银河。自山上往下看,世界就如恒沙微尘。
面热脚掉(31)互登陟(32),青云表柱(33)白云崖。
脸上发热,摆动双脚,向上攀登。寺庙崔巍,如同高耸入云的表柱、悬崖。
一百八句(34)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35)。
佛寺藏有大量佛经,置身高处,可见佛经提及落英缤纷景象。
长者(36)子来辄献盖,辟支佛(37)去空留靴。
长者一来,佛寺中人就献上能遮阳避雨的车盖,离去之时只留下众人送行的脚印。
公时受诏镇东鲁(38),遣我草诏随车牙(39)。
您当时接受诏命迁任衮海观察使,我随从您的车马赴任,担任您的幕僚,为您起草文书。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40)。
您看到我下笔有神,猜想我应该读了很多书。
呜呼大贤(41)苦不寿,时世方士(42)无灵砂(43)。
哎呀,像您这样的大贤为什么寿命这么短啊,世上没有灵丹妙药可以让您延长寿命。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44)。
五月到了衮海,六月您就病了,您突然病逝,就像泰山突然崩颓,流水一去不返。
明年(45)徒步吊京国(46),宅破子毁(47)哀如何。
大和九年,我徒步到长安老宅子哀悼,宅子已经破败不堪,您的儿子因为您的离世哀毁骨立。
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48)斜照旧燕窠。
西风冲破窗户卷起白色的帐子,从墙壁缝隙中照射进来的阳光打在燕子的巢上。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49)艰虞(50)多。
过去的人总是感叹在这世界上知己何其之少,何况我这样沉沦微贱、遭遇艰难忧患的人呢?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像您这样有德行的人,这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两个,怎么能不因为您的离世无比悲伤,眼泪如黄河之水呢?
沥胆(51)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52)。
希望苍天有眼,让您的恩泽流布不尽,延及子孙后代。
(1)安平公:即崔戎。累拜吏部郎中,迁谏议大夫,拜给事中,改华州刺史。大和八年(834)三月迁衮海观察使,五月到任,六月病逝,赠礼部尚书。
(2)丈人:古人对老年人的尊称。
(3)博陵王:博陵郡王。
(4)总角:儿童的发髻,这里用“总角”称年少。
(5)华州:指大和七年(833)七月,崔戎任华州刺史。
(6)两衙:早晚衙也,指官府早晚两次坐衙治事,接受属吏参谒。事毕而散,谓之放衙。此处放衙当指免去坐衙和属吏的参观。
(7)习业:习举子业。读书准备应举。
(8)南山:终南山。
(9)仲子:第二子。
(10)欹乌纱:斜戴乌纱帽。可见其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欹(qī):倾斜。
(11)两丱:古代儿童发髻两角向上分开。《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
(12)瑶林琼树含奇花:此句形容炳章容止俊秀,如玉树琼花。《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13)陈留:汉代郡名,西晋改为国。西晋阮籍即为陈留人。
(14)逦迤:侧行连延状。
(15)骈罗:并排罗列。
(16)从事:幕府中佐吏。
(17)杜:杜胜。
(18)李:李潘。参见《彭阳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并与愚出故尚书安平公门下》。
(19)麟角虎翅:比喻人才出众,这里指杜、李才学出众。
(20)相过摩:肩碰肩,不相上下。与上文“骈罗”相呼应。
(21)清词孤韵:犹清词高韵。此句赞美杜胜、李潘诗作清新优美、不同凡响。
(22)环珂:佩环、玉珂。击打、触碰钟磬、佩环、玉珂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杜胜、李潘诗作给读者的感受。
(23)阳坡:南面的山坡。
(24)时禽:《水经注》:“时禽异羽,翔集间关。”
(25)尖咽:声音清脆。
(26)鸣梭:织布时,梭声一起一伏。
(27)踊跃:兴致勃勃的样子。
(28)相过:相访。
(29)仰看楼殿撮清汉:此句言“遥望楼殿高而小也”。楼殿:指佛寺。撮:聚簇,控耸。清汉:银河。
(30)恒沙:印度恒河的沙。《维摩经》:“恒河沙等诸佛世界。”《金刚般若经》:“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此句即自山上下望,世界就如恒沙微尘。
(31)脚掉:摆动双脚。掉,摇动。
(32)登陟:向上攀登。
(33)青云表柱:高入云霄柱立于山峰。此句谓寺庙崔巍,如同高耸入云的表柱、悬崖。
(34)一百八句:佛教惯说一百八,此处指佛经经文。句意谓佛寺中多藏佛经。
(35)三十三天长雨花:此句是说置身高处,见落英缤纷景象。《道源注》:“三十三天,欲天也。天主曰利,居须弥山顶。”《楞严经》:“世尊座天雨百宝莲花,青黄赤白,间杂纷糅。”
(36)长者:佛经称具备十德(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者为长者。
(37)辟支佛:佛教语。《水经注》:“于阗国城一十五里有利刹寺,中有石靴,石上有足迹,彼俗言是辟支佛迹。”此二句写佛寺情景,暗喻崔戎及随从每至佛寺必有所施舍供献,以及崔戎去时,众人拥留实况。
(38)镇东鲁:《旧唐书》:“大和八年三月丙子,戎迁衮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
(39)随车牙:即随从崔戎车马赴任。车牙:即轮,指车轮的外周。
(40)倾五车:《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41)大贤:指崔戎。
(42)方士:古代致力于求仙问道且能炼制仙丹之人。
(43)灵砂:久服通神明,不老。”这句话是说世上没有灵丹妙药可以使得崔戎延寿。
(44)遽颓泰山惊逝波:《礼记·檀弓》:“泰山其颓乎。”这里是说崔戎突然病逝,就像泰山突然崩颓,就像流过的水波一去不返。
(45)明年:大和九年(835)。
(46)吊京国:到长安崔戎故居哀悼。
(47)子毁:崔戎之子哀毁骨立,悲痛万分。
(48)隙光:从墙壁的空隙斜射进来的光。与前“三月石堤”等句相对照,顿生繁华过后的凄凉之感。
(49)沦贱:身世沉沦微贱。
(50)艰虞:遭遇艰难忧患。
(51)沥胆:竭诚。
(52)君子之泽方滂沱:诗人反用其意,愿崔戎的君子之泽能延及后人。《孟子》:“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给事中崔戎任华州刺史,其间,年少未第的李商隐在郑州刺史省院的推荐下,进谒崔戎,崔戎因喜其才艺,热情招待了李商隐,并辟为幕僚,掌管章奏。翌年三月,崔戎被调任兖海观察使,李商隐随府主同到兖州,继为宾佐。不幸,时至六月崔戎病逝于任所。身世孤苦的李商隐遭此打击,感情上的怀恋与痛楚委实难以名状。《安平公诗》 就是在这种心态和情绪的支配下创作的。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是此诗的诗眼。这首长篇叙事诗是作者为赏识他的安平公崔戎所写,全篇淡化崔戎与他的亲戚关系,回忆安平公对作者的知遇之恩,从“总角称才华”,到“送我习业南山”“踊跃鞍马来相过”,再到“遣我草诏随车牙”,安平公一直重用李商隐,并欣赏他的才华,这段时光是李商隐少年时代难得轻松愉悦的一段日子。崔戎的骤然长辞,一切都化为了泡影,怎能不“泪如黄河”,只能期待“君子之泽方滂沱”罢了。
《安平公诗》这首诗写得气势磅礴,却又感情真挚。开头至“击触钟磬鸣环珂”是本诗的第一层,叙及受聘至华州幕府受到崔戎的接待及其子侄属官的热情接待。“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开篇两句定下崔戎与李商隐知己之情的基调。后四句写崔戎对李商隐的关怀备至。“仲子延岳年十六……击触钟磬鸣环珂”写诸子侄和属吏的才华出众,隽永传神,有《楚辞》与魏晋遗风。“面如白玉欹乌纱”,这是何等的不羁与风流。
“三月石堤冻销释……辟支佛去空留靴”以上为第二层,叙崔戎春日率邀作者同往佛寺看望及游览。此前四句勾勒出一幅春日胜景图,动静结合,热闹非凡。尤其“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两句十分生动,正面描写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个“戏”字不仅写出了“时禽”流连于“新木”的姿态,也是作者移情于物的反映。在这样明丽的春光下,崔戎一行人踏上了游览佛寺的旅程。他们“踊跃鞍马”好不快活,出行也不忘带上美酒。“仰看楼殿撮清汉……三十三天长雨花”写在佛寺的所见所闻所感。“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暗含哲思,仰望之时佛寺高耸且渺小,俯视山下,众生就如恒河之沙,不过微尘世界罢了。俯仰之间,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恒沙”之语暗含崔戎与作者的宿命。
“公时受诏镇东鲁……遽颓泰山惊逝波”以上为第三层,叙随崔戎赴衮,而戎遽卒。此前四句交代崔戎调往衮海,李商隐随行,为其草奏、倚马可待,深受赏识。崔戎突然病逝,致一切都轰然坍塌。以事寄情,情随事出,以“无灵砂”“遽颓泰山”“逝波”等常见事物,具象化地写出诗人对崔戎逝世的毫无准备、措不及防,将作者对崔戎的尊重和对崔戎之死的悲痛之情肆意地抒发出来。
诗歌的第四层也是最后一层,即“明年徒步吊京国”至诗末。第二年,作者来到长安崔戎故居,目睹眼前之景皆萧瑟之景,表达作者沉痛的怀念与追思之情。“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将光、影、声、色融为一体,渲染悲凉和萧瑟的气氛,给人以压抑苦涩之感。以西风冲破窗户、卷起素帐这一连动结构,突出西风的猛烈、寒冷,以动衬静,烘托人心的死寂。“隙光斜照”侧面写出房子的破败不堪,无人打理。光从破败的缝隙中照射进来,正照在“旧燕窠”之上,这是画面中唯一的亮色,“燕窠”象征着作者昔日在幕府的生活,崔戎曾给了作者安身立命之所,然一“旧”字,物非人更非之感顿出,这一抹亮色不过是回光返照,只留作者独自回忆品味。对于生死人始终是渺小的,最后的最后,作者也只能祈求神明,“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呜呼哀哉,岂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