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娃歌

李贺 〔唐代〕 李贺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阑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宫娃歌》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写了宫女幽闭深宫中内心的孤寂、痛苦的心情,及期待自由生活的愿望,同时能够反映出作者对宫女悲苦命运的同情。全诗情景交融,构思巧妙,运用比兴手法,描绘出宫里凄冷、幽闭的生活环境和宫娃幽远、缥缈的梦境,与宫娃强烈思归、不甘寂灭的心境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意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蜡光(2)高悬照纱空(3)花房(4)夜捣红守宫(5)

高悬的灯烛透过细薄的纱罩放光明,花房的宫女们深夜里捣制红守宫。

象口(6)吹香毾覴(7)暖,七星(8)挂城闻漏板(9)

香炉的象口中喷着香气,地毯暖烘烘,北斗七星挂在城头,漏板声声报深更。

寒入罘罳(10)殿影昏,彩鸾帘额(11)(12)霜痕。

寒气侵入殿前网罩,宫殿的暗影昏蒙蒙,绣着彩鸾的门帘横额,沾满了霜痕层层。

啼蛄吊月(13)钩阑(14)下,屈膝(15)铜铺(16)阿甄(17)

蝼蛄对着月光在曲栏下哀鸣,失意的宫女被牢牢关锁在大院深宫。

梦入家门上沙渚(18)天河落处(19)长洲(20)路。

宫女梦中走进了沙洲上的家门,天河落处的长洲上留下了她的倩影。

(21)光明如太阳,放(22)骑鱼撇波(23)去。

希望君王能像太阳那样光明,放我走吧,跨鱼破浪我也马上起程!

注释

(1)宫娃:宫女,吴语称美女为娃。唐王维《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诗:“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帐张。”

(2)蜡光:烛光。

(3)照纱空:烛光射过薄薄的灯纱,透明通亮。

(4)花房:宫女的居室。

(5)红守宫:宫中妇女们化妆用的一种颜料。据《博物志》载:“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食以丹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肢体,终身不灭,惟房室事则灭,故又号守宫。”

(6)象口:象形香炉的出烟口。

(7)毾覴:细密的地毯。

(8)七星:北斗七星。

(9)漏板:古代报时辰的铜板。明高启《马璘画》诗:“风传漏板还堪数,月混梨花不易寻。”

(10)罘罳: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汉书·文帝纪》:“未央宫东阙罘罳灾。”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

(11)彩鸾帘额:绣着彩色鸾鸟的门帘上的横额。

(12)著:沾着。

(13)啼蛄吊月:蝼蛄在月光下悲鸣。

(14)钩阑:弯曲钩错的栏杆。

(15)屈膝:门帘上的环扣。

(16)铜铺:铜制的铺首。

(17)阿甄: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清姿丽貌,初入宫时得宠,后被谗言失意,幽禁宫中。泛指失宠的宫女。

(18)沙渚:水中的小陆地。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19)天河落处:银河落下的地方,比喻家乡十分遥远。

(20)长洲:县名,唐朝时属于苏州,代指宫女的故乡。

(21)君:指皇帝。

(22)妾:宫女自称。

(23)骑鱼撇波:骑鱼破浪,形容宫女思乡情切,等不及坐船。《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李善注:“《说文》曰:‘撇,击也。’撇与撇同也。”

创作背景

从《诗经》开始,中国文学便产生了一系列揭示妇女不幸命运,为她们鸣不平的感人诗章。李贺的《宫娃歌》可以说是这悲怆组歌中一支哀惋低回的小曲。《宫娃歌》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元和八年(813年)间,这段时间李贺常住京师长安。

拼音版

gōng

guānggāoxuánzhàoshākōnghuāfángdǎohóngshǒugōng

xiàngkǒuchuīxiāngdēngnuǎnxīngguàchéngwénlòubǎn

hándiàn殿yǐnghūncǎiluánliánézhùshuānghén

diàoyuègōulánxiàtóngsuǒāzhēn

mèngjiāménshàngshāzhǔtiānluòchùzhǎngzhōu

yuànjūnguāngmíngtàiyángfàngqièpiē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