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干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雪干》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雪后春景。前二句描写了积雪消融、阴云散净、晴空万里、芳菲随处可见的景致,说明了迷人的春天又回到了人间,送来了美好景色;后二句主要写春柳在和风送暖的吹拂之中,千枝万条柔媚可人,在明媚的阳光下随着春风摇荡出金色光泽。全诗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化腐朽为神奇,写出春风之德、春风之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雪干(1)云净见遥岑(2)南陌(3)芳菲(4)复可寻。

天气晴朗,积雪渐渐消融,远处的高山也依稀可见,在南面田野里,芬芳的花草又可以随处找到了。

换得千(5)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6)

无数次的皱眉,此刻都换成了笑颜,春风将杨柳吹拂得好似万缕金丝在随风飘扬。

注释

(1)雪干:雪水因天晴而干。

(2)遥岑:远山。岑,小而高的山。

(3)南陌:此指南面的田野。陌,田间的小路。

(4)芳菲:指芬芳的花草。

(5)颦:皱眉。此处以“千颦”喻柳叶秋冬之时不能生长,犹如女子眉头紧缩。或谓“千颦”喻天阴雨雪已有很久。

(6)万黄金:喻指杨柳。

创作背景

王安石曾两度任宰相,又两度罢相。再次罢相之后,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雪干》此诗作于早春一阵雪后,当系晚年之作,而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考。

文学赏析

《雪干》此诗描写雪后春景。首先“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描写了积雪消融、阴云散净、晴空万里、芳菲随处可见的景致,说明了迷人的春天又回到了人间,送来了美好景色。在此,作者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展现了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人们的心理变化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后两句“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主要写春柳在和风送暖的吹拂之中,千枝万条柔媚可人,在明媚的阳光下随着春风摇荡出金色光泽。这句“换得千颦为一笑”使用拟人的艺术手法凸显春意,意义深远,一语双关,既显扬了春风之德,又赞美了春柳的善解风情,使迷人的春景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将心中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取景三类:雪、云、遥岑。雪干是一个过程,云净也是一个过程,遥岑显现更是一个过程。诗人写这些过程,实际上就是写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与期待。因此,这一句字面是景语,骨子里则是情语。次句之景,承首句而来,写南陌地暖,芳菲初见,虽不甚多,却寻而可得。三,四句只写春柳,在和风之中,千枝万枝,随风飘拂,摇漾出金色光泽。作者突发奇想,莫非这久雪的天气突然放晴——“换得千颦为一笑”,乃是春风将柳枝吹成万两黄金买来换来的。古有“千金买笑”的故事,见于《史记·周本纪》等,说是幽王后“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后人补充说,这个“烽火戏诸侯”的馊主意,是幽王悬赏千金买来的。在这里,诗人化腐朽为神奇,写出春风之德、春风之力,从而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达得一如此极。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