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是元曲作家郑光祖的散曲作品。这首小令写羁旅愁怀。开头四句隐含旅愁,接着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天薄暮图,篇末才点明“离人又在天涯”,把离愁乡思一气呵出。全篇语言清丽,情景交融,其主要特色首先是捕捉形象的手法高明,其次是善于运用反衬的手法,其三是衬字多,但多而不杂,运用得圆转灵活,体现了郑光祖散曲创作的某些特色。
弊裘(1)尘土压征鞍(2),鞭倦袅芦花(3)。弓剑萧萧(4),一竟(5)入烟霞。动羁怀(6)西风禾黍,秋水蒹葭(7)。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8)呀呀(9)雁落平沙。
骑在马上,衣衫破弊,满身灰沙尘土;马鞭儿也已懒得像芦花那般摇舞。客子佩带着冷清清的弓剑,一直走往晚云的深处。西风把庄稼吹得哗哗作响,寒澄的秋水掩映着苇芦,这一切都拨动了久客他乡的愁绪。瑟缩的乌鸦,黑压压地站满了路旁的老树。三两群雁阵,在高天中排列成字,又呀呀地俯冲着,在平旷的沙滩上驻足。
曲岸西边,近水涡(10)鱼网纶竿(11)钓艖(12);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13)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14)又在天涯!
曲岸西边,水流在急速地打转,张设着渔网钓竿,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泊住。断桥东头的溪滩上,茅舍疏篱,望得见几家村户。红叶黄花,缀满了秋天的山谷。这一切都已悲凉不堪,况且客子漂泊在天涯的长途!
(1)弊裘:一作“敝裘”,破旧的衣裘。
(2)征鞍:远行的鞍马。
(3)鞭倦袅芦花:意为游子显得疲惫不堪,手中的马鞭就像水边的芦花柔弱无力地摇动着,懒得举起来。袅,摇曳的样子。
(4)萧萧:冷落貌。
(5)一竟:一直。
(6)羁怀:游子久客他乡思乡的情怀。羁,在外作客,或指在外做客的人。
(7)蒹葭:芦苇。
(8)写高寒:排列成行的大雁,就像是一行行写在空中的文字一样。高寒,指天空。
(9)呀呀:雁叫声。
(10)水涡:水流旋转处。
(11)纶竿:用青丝线做钓绳的鱼竿。
(12)钓艖:小渔船。
(13)疏篱茅舍:南宋扬无咎《柳梢青》词中有“茅舍疏篱”句。
(14)离人:处于离别中的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