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结束浮云骏

高适 〔唐代〕 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歌颂大丈夫从军赴边、生死搏战、凯旋受赏的诗。全诗表现出主人公从戎报国、立功边域的远大理想,赞扬了他的英雄豪迈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诗语言明快、格调高昂、气势磅礴、意蕴深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2)

装束毕跨上轻捷的雄骏,风度翩翩奔驰慷慨从戎。

且凭天子怒(3),复(4)将军雄。

倚凭着天子的威严发怒,又倚仗将军的英迈豪雄。

万鼓雷(5)地,千旗火生风。

万鼓齐鸣如同雷震天地,千旗飘荡犹如烈火生风。

日轮(6)霜戈(7)月魄(8)雕弓(9)

日光辉映霜雪般的剑戈,月亮悬空好像一张雕弓。

青海(10)阵云(11)(12)黑山(13)兵气冲。

青海的乌云盘绕如兵阵,黑山戈矛杀气直冲天穹。

战酣太白(14)高,战罢旄头(15)空。

唐军酣战之际太白高悬,战罢髦头星落得一场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从戎万里的勇士不怕死,谁知一时竟然获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16),入朝明光宫(17)

我的真容也画在麒麟阁,皇帝召见我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18)何足(19)(20)

面对着文士我开怀大笑,你们皓首一经又何足穷!

古人(21)此道,往往成老翁。

古人不能明白此中玄妙,往往蹉跎一生就成衰翁。

注释

(1)塞下曲:汉乐府《横吹曲》有《出塞》《入塞》,多写边塞的战斗生活。唐代新乐府之《塞上曲》《塞下曲》均来源于此。

(2)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化用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结束:装束完毕。浮云:良马名。相传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其一名浮云。骏:好马。翩翩:形容驰马形态轻疾生动。

(3)天子怒:《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4)倚:倚仗。

(5)殷:震动,震动声。司马相如《上林赋》:“殷天动地。”

(6)日轮:日形如轮,指太阳。南北朝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

(7)霜戈:指闪闪发光的戈、矛等兵器。

(8)月魄:初生之月。也泛指月亮。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珠生月魄,钟应秋霜。”

(9)雕弓:雕刻着图案的弓。

(10)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境内。这里泛指边远荒漠之地。

(11)阵云:言云叠起如兵阵。

(12)匝:环绕。

(13)黑山:山名。在今陕西榆林西南。唐调露初年(679),裴行俭大破突厥条部于此。这里泛指边塞要地。

(14)太白:即金星,又名启明星、长庚星。《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战伐,常用以比喻战事。

(15)旄头:星宿名,即昴(mǎo)宿。《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髦头星象征敌必败。

(16)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该阁,以表彰他们的功勋。

(17)明光宫:汉代宫名。代指皇帝临朝的宫殿。

(18)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19)何足:哪里值得。

(20)穷:探究到底。

(21)昧:愚昧,不懂。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二载(753)高适投笔从戎,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哥舒翰是朔方四镇节度使王忠嗣麾下与李光弼齐名的骁勇名将。同年,哥舒翰收复西河九曲,又立下赫赫战功。诗人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创作了这首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赞歌。

拼音版

sāixià··jiéshùyúnjùn

jiéshùyúnjùnpiānpiānchūcóngróng

qiěpíngtiānzijiāngjūnxióng

wànléiyǐnqiānhuǒshēngfēng

lúnzhùshuāngyuèxuándiāogōng

qīnghǎizhènyúnhēishānbīngchōng

zhànhāntàibáigāozhànmáotóukōng

wàncháochénggōng

huàlíncháomíngguānggōng

xiàoxiàngwénshìjīngqióng

rénmèidàowǎngwǎngchénglǎowēng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