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敬亭山

谢朓 〔南北朝〕 谢朓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逥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游敬亭山》是南朝诗人谢脁游赏宣城北十里的敬亭山时所写的一首五言山水诗,这首诗的前十二句描绘了敬亭山的原始风貌,后八句抒发了诗人游山跻境之情。此诗景情分咏,是康乐(谢灵运)笔法。写景部分,移步换形;写情部分,突出主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兹山(1)百里,合沓(2)与云齐。

敬亭山绵亘延伸百余里,凌霄摩空与天上云等齐。

隐沦(3)既已托,灵异(4)俱然(5)栖。

隐逸之人身心于此寄托,神仙灵怪都安居与幽栖。

(6)蔽白日,下(7)逥溪(8)

腾云冠峰翼岭遮蔽白日,山势陡峻连带弯弯水溪。

交藤荒且蔓,(9)枝耸复低。

交藤荒芜缘木缠绕衍蔓,树枝糁垂蜷曲耸而复低。

独鹤方朝(10),饥(11)此夜啼。

失群孤鹤无伴清早哀鸣,饥饿鼯鼠夜出求食悲啼。

渫云(12)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飘散不定乌云卷舒漫漫,山间气候多变霖雨凄凄。

我行虽纡组(13),兼得寻幽蹊(14)

此行虽仕宦在身佩印绶,连带寻访奇山异景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15)如迷。

探求仙境源头未达终极,归路渺茫东西南北迷离。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16)

要想追求更奇妙的境界,从此攀援而上登上天梯。

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17)

皇恩已尽对我不复存在,追游仙界于情于理无亏。

注释

(1)亘:绵长。绵延。

(2)合沓:重叠,攒聚。

(3)隐沦:泛指神仙。

(4)灵异:神人。

(5)俱然:犹安然。

(6)干:直冲。

(7)属:连带。

(8)逥溪:回曲的溪流。

(9)樛:树木向下弯曲。

(10)唳:鸣叫。

(11)鼯:别名夷由,俗称大飞鼠。

(12)渫云:飘散的云。

(13)纡组:系佩官印,谓身居高位。

(14)幽蹊:山径。

(15)窅:深远貌。

(16)梯:山径。

(17)睽:乖离,违背。

创作背景

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作者谢脁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由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游敬亭山》这首诗就是作者于宣城太守任上游敬亭山时所作。

拼音版

yóujìngtíngshān

shāngènbǎiyún

yǐnlúntuōlíngrán

shànggānbáixiàshǔdàihuí

jiāoténghuāngqiěmànjiūzhīsǒng

fāngzhāo

xièyúnmànmàn

xíngsuījiānxúnyōu

yuányuánshūwèiguījìngyǎo

yàozhuīlíngdān

huángēnshùkuí

作者简介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