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子》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六句描写了贵公子的游冶放纵,显现出其恣意享乐;末二句则写伯夷、叔齐因守节而饿死。全诗描摹生动,对比鲜明。
青云少年子(1),挟弹章台左(2)。
一个青云贵公子,挟金弹而在章台下射猎。
鞍马四边开(3),突如流星过。
鞍马四蹄奔腾着,宛如天上的流星般掠过。
金丸落飞鸟(4),夜入(5)琼楼(6)卧。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进入琼楼醉卧。
夷齐(7)是何人?独守西山(8)饿。
伯夷、叔齐是谁?独守清高在首阳山挨饿。
(1)青云少年子:即贵公子。青云,喻官高爵显;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2)挟弹章台左:形容贵公子带着弹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汉长安街名。
(3)鞍马四边开:形容贵公子的仆从众多。
(4)鸟:《文苑英华》作“肉”。
(5)入:《文苑英华》作“深”。
(6)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7)夷齐:这里指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8)西山:这里指首阳山。
《少年子》此诗创作于诗人的青年时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胡震亨认为此诗是“拟王融”而作,但王融的《少年子》为五言四句,押平韵,与此诗李五言八句且押仄韵的体式不吻合。而吴均的《少年子》(《玉台新咏·卷六》题作《咏少年》)不仅辞式与此诗相同,而且主旨也相通,应属同体之作。就此来看,此诗多半应是依调之作,即朱谏所谓的“推其意而为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