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孙光宪的词作,此词上片头二句写男子见到女子:傍晚,垂帘的稀疏处,他见到了女子姗姗步履的倩影。第三句写他恨自己与女子不相识,并为此而深感惆怅。下片头二句是他的幻想:要能同女子烛影共照,那时只怕连音乐声也不愿听了。结尾一句无限感伤,意思是与她不通信息,再深厚的感情也无法让她知道。上下片都是用前两句描绘当时情景,后一句以唱叹法抒情。全词轻重相参,通体匀称,写情细腻,造语自然。
半踏(1)长裾(2)宛约(3)行,晚帘疏处见分明(4),此时堪恨昧平生(5)。
一个平和宁静的夜晚,稀疏的竹帘掩映处,分明映现出一个身姿窈窕、仪态幽雅的倩影。她云鬓高挽,长袖曳地,步履盈盈,姗姗而行。目睹此景,他顿时心潮翻腾,热血沸腾,真想去与她亲近,只恨素昧平生,欲识无缘。现在回想起来,仍觉万分遗憾。
早是销魂(6)残烛影,更愁闻著品弦声(7),杳无消息若为情(8)。
她深夜独坐在摇曳的灯光下,形只影单,看着叫人黯然神伤;纤指轻移,漫不经心地拨弦品琴,听了更令人无端惆怅。那昔日的一幕,早已风流云散,别后更是踪迹难寻。怎奈往事历历,又如何忍受这萦怀绕梦、欲罢不能的绵绵情思呢!
(1)半踏:小步。
(2)长裾:长襟衣服。裾:衣服的前襟,也称“大襟”。辛延年《羽林郎》:“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之襦。”
(3)宛约:婉约,形容步态柔美。
(4)分明:明确,清楚。
(5)昧平生:意思是素不相识无法向所爱之人表示情怀。一说即素昧平生,一向不了解。昧:暧昧。平生:平素;往常。
(6)销魂: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
(7)品弦声:演奏弦乐的声音。品:弹奏,品尝。
(8)若为情:如何能动情,或难以为情。若为:何为,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