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以回忆闲居带湖时的生活作为开端,以隐居之时的诗酒风流来反衬官场的不自由,以及对于自己前途未卜的命运的担忧。下片写自己年老力衰之状,结语又以杜鹃的“不如归去”,表明了词人的真实意愿。全词多用口语,清新自然,外以该谐自嘲之趣,内含郁闷悲苦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记得瓢泉(3)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

记得在瓢泉快乐地生活时,长年沉醉于美酒还爱吟诗;突然被朝廷捉到这里,真耽心将会断送老命。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却有杜鹃(4)能劝道,不如归。

让人扶着绕屋行走还很困难,闲中在窗下学会鹧鸪鸣啼。却有杜鹃鸟儿善解人意,好心劝告说:不如归去!

注释

(1)添字浣溪沙:词牌名,即“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2)三山: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3)瓢泉:在江西省铅山境内。

(4)杜鹃:亦名杜宇。杜鹃鸟,又叫子规、催归。相传蜀国望帝杜宇命相国鳖令凿巫山治水有功,遂禅让鳖令。鳖令即位后,淫其妻,杜宇惭愧,便化作杜鹃鸟,日夜啼叫,哀怨声声,“啼血乃止”。据传其叫声如“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诗词中常以杜鹃鸟来寄托亡国之思,或用来表示伤别。

创作背景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其时作者在福建任职期间。绍熙二年(1191),辛弃疾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次年赴任。词人在瓢泉闲居了将近十年,再次被起用做福建提点刑狱,为官三山。这时南宋的皇帝是孝宗的儿子光宗赵惇,赵惇生长深宫,对时局全无了解,到40多岁才继位,当政后又毫无作为,朝廷上下一片萎靡气象。因此,辛弃疾对这次重新为官兴趣不是很大。情绪也不是非常饱满,他刚到福建的闽中,却开始怀念瓢泉的赋闲生活,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词。

文学赏析

上片以过去和现在作对比。首韵回忆在瓢泉隐居的快乐,可耽于酒,有兴吟诗,何等逍遥快活。而以一“记得”,表明了它与现在之间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及。接韵以十足调侃的口吻,生辣脆俏地表明自已到任后的失望。“捉将”、“断送”、“老头皮”之词,辛辣、俏皮,如采自口语,其实有典故支持。他把自己当初不得已而出仕的后悔写透了。

下片接上片末韵而来,写自己现在被“断送”情形,写出了一种衰颓、散漫无聊的样子:只不过绕屋而行,还须人扶,人扶且走不动,只好在窗下无聊,为解闷而学习鹧鸪啼叫,居然“学得”了。殊不知这里也是外示闲散而内藏悲愤。因为他暗用鸟语言怀:鹧鸪啼叫的声音如“行不得也一哥哥!” 他是以此寄寓不仅抗金复土的事业被阻挠而行不得,而且即在福建提刑任上,也还多处受到掣肘,寸步难行。以下继续用鸟语言怀。鹧鸪已说了“行不得”,杜鹃再来劝他“不如归”。这就将他因寸步难行而归心复起的心思,写得活泼风趣,将悲愤打入幽默之中。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全词寓庄于谐,词题“戏作”,却也通过自我调侃的口吻,反映出了这一阶段的真实思想状况。正所谓寓庄于谐、外示闲散而内藏悲愤无奈。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