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虽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1)。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与君(2)离别意,同(3)是宦游人。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海内(4)存知己,天涯(5)若比邻(6)。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无为(7)在歧路,儿女共沾巾(8)。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2)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3)同:一作「俱」。
(4)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5)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6)比邻:并邻,近邻。
(7)无为:无须、不必。
(8)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于王勃在长安时期。“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