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薄雨收寒

贺铸 〔宋代〕 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意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石州慢·薄雨收寒》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词作。这首词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上片由眼前景写起,触春伤怀。前八句,铺写眼前景物,情景相糅,为“还记出关来”和“顿成轻别”伏笔,此乃凌空作势笔法。下片以“将发”二字提起,追叙当时离别情景。“顿成轻别”,一顿,是追悔,也是写不曾料到一别经年,音讯断绝的伤感。“欲知方寸”五句一气而下,先是一问,接以“芭蕉不展丁香结”作答,既照应眼前“春色”,又写出愁思不解,堪称妙笔。结拍写两地相思之苦。全词从目前追忆往日,再由往日回到眼前,进而想到日后,交织以写景、抒情,曲折还复,韵味悠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薄雨(1)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2)。长亭柳色才黄,意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3)消尽龙荒(4)雪。犹记出关(5)来,恰如(6)今时节。

薄雨收敛寒气斜阳拨开天晴,天地间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十里长亭路边的柳树已嫩黄,不知何人倚马折柳以送行?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烟霭漫空,映带着远天的几点归来的鸿雁,广阔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还记得出关时也是这样情景。

将发。画楼(7)芳酒(8)红泪(9)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10)杳杳(11)音尘(12)都绝。欲知方寸(13),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14)。枉望断天涯,两厌厌(15)风月(16)

出发前你在画楼为我饯行时,你流着泪为我唱哀怨的歌声,没有想到竟然这样轻易离别。回首往事已经一年音信全无,你要知道我心里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卷曲丁香打结重重。又是如同意隔天涯一样憔悴,两地苦相思空对风清和月明。

注释

(1)薄雨:小雨。

(2)空阔:广阔。

(3)平沙:广袤的沙漠。

(4)龙荒:指塞外荒漠。古时沙漠中有地名曰“白龙堆”,故又称沙漠为龙沙或龙荒。

(5)出关:出塞。关:此指河北临城,古代为北去的关口之一。

(6)恰如:恰恰是。

(7)画楼:有彩绘装饰的华丽楼阁。

(8)芳酒:美酒。

(9)红泪:原指泣尽而继之以血。此处指和着胭脂的泪水。

(10)经年:经历很多岁月,形容时间很长。

(11)杳杳:形容遥远。

(12)音尘:音信,消息。

(13)方寸:喻心。

(14)丁香结:丁香的花蕾。唐、宋诗词中多用以喻愁思纠结。

(15)厌厌:通“恹恹”,忧愁苦闷的样子。

(16)风月:风和月,泛指景色。

创作背景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载,贺铸爱一美女,离别日久,美女寄一诗传情,贺铸得诗,感而作《石州慢》词。《石州慢·薄雨收寒》这首词大约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至熙宁十年(1077)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出监赵州临城县(今河北临城)酒税时。

拼音版

shízhōumàn··shōuhán

shōuhánxiézhàonòngqíngchūnkōngkuòchángtíngliǔcáihuángzhīxiānzhéyānhéngshuǐyìngdàidiǎnguīhóng鸿píngshāxiāojìnlónghuāngxuěyóuchūguānláiqiàjīnshíjié

jiānghuàlóufāngjiǔhónglèiqīngdùnchéngqīngbiéhuíshǒujīngniányǎoyǎoyīnchéndōujuézhīfāngcùngòngyǒuxīnchóujiāozhǎndīngxiāngjiéwǎngwàngduàntiānliǎngyànyànfēngyuè

作者简介

贺铸

贺铸(贺梅子)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曾任泗州通判等职。晚居吴下。博学强记,长于度曲,掇拾前人诗句,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又好以旧谱填新词而改易调名,谓之“寓声”。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而纵酒狂放之作。风格多样,盛丽、妖冶、幽洁、悲壮,皆深于情,工于语。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