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杨铨

鲁迅 〔近代〕 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悼杨铨》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悼念亡友杨铨的作品,前两句作辅垫、反衬,后两句笔锋陡转,石破天惊。全诗跌宕起伏,一咏三叹,极富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岂有豪情似旧时(1)花开花落(2)两由之(3)

腥风血雨磨不掉我当年的豪情壮志,任凭花开花谢革命的决心坚如磐石。

何期(4)泪洒江南雨(5),又为斯民(6)健儿(7)

怎想到这大雨的日子我挥泪如雨,又为祖国痛哭失去了一位坚强战士。

注释

(1)旧时:以前。

(2)花开花落:喻世事变化、人事荣枯。

(3)两由之:任随它花开花落去吧。由,任随。之,代词,指花开花落。

(4)何期:哪里想到。

(5)江南雨:送杨铨入殓时,天正下雨,这里含有悲痛深切、泪如雨下的意思。

(6)斯民:此民,指人民。

(7)健儿:指杨铨。

创作背景

《悼杨铨》这首诗作于1933年6月21日。杨铨与鲁迅同为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铨虽是国民党员,但他反对国民政府的法西斯统治,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政府特务组织暗杀于上海,6月20日在万国殡仪馆大殓。当时,盛传鲁迅也被列入黑名单,阑此友人许寿裳劝他注意安全,不要参加杨铨的葬仪,但鲁迅毅然前往,并且不带家门的钥匙,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决心。送殓归来,便写下这首诗。

拼音版

dàoyángquán

yǒuháoqíngjiùshíhuākāihuāluòliǎngyóuzhī

lèijiāngnányòuwèimínjiànér

作者简介

鲁迅

鲁迅

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