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者诚希

韩愈 〔唐代〕 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手踏明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知音者诚希》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韩愈与知心朋友孟郊不忍离别,只好踏着满地的月色,彻夜相叙,道出知音难寻,依依惜别之情。寥寥四句诗,写出惜别情感,生动真切,极富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知音(1)者诚(2)念子(3)不能别(4)

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行行(5)天未晓,携手(6)踏明月。

离别前的夜晚,我们能携着手走着,夜深了,我们仍踏在满地皎潆的月光中谈心。

注释

(1)知音:知己的朋友。相传古代伯牙善鼓零,其友钟子期善听琴能从琴音中知其心志。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痛无知音。此诗中亦指韩愈的文章知己。

(2)希:同“稀”。

(3)念子:想念你。

(4)不能别:不忍心分别。

(5)行行:指来回一起踱步不停。

(6)携手:用以表现朋友之间的亲密的关系。

创作背景

贞元十四年(798年)韩愈与孟郊、李翱在汴州会晤。三位文士相聚汴府,自有讲文论道、诗酒酬唱的快意事。但孟郊别有愁怀,不得不离汴南归。临行前,韩愈写了《知音者诚希》这首诗。

拼音版

zhīyīnzhěchéng

zhīyīnzhěchéngniànnéngbié

xíngxíngtiānwèixiǎoxiéshǒumíngyuè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