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者诚希》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韩愈与知心朋友孟郊不忍离别,只好踏着满地的月色,彻夜相叙,道出知音难寻,依依惜别之情。寥寥四句诗,写出惜别情感,生动真切,极富感染力。
知音(1)者诚希(2),念子(3)不能别(4)。
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行行(5)天未晓,携手(6)踏明月。
离别前的夜晚,我们能携着手走着,夜深了,我们仍踏在满地皎潆的月光中谈心。
(1)知音:知己的朋友。相传古代伯牙善鼓零,其友钟子期善听琴能从琴音中知其心志。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痛无知音。此诗中亦指韩愈的文章知己。
(2)希:同“稀”。
(3)念子:想念你。
(4)不能别:不忍心分别。
(5)行行:指来回一起踱步不停。
(6)携手:用以表现朋友之间的亲密的关系。
贞元十四年(798年)韩愈与孟郊、李翱在汴州会晤。三位文士相聚汴府,自有讲文论道、诗酒酬唱的快意事。但孟郊别有愁怀,不得不离汴南归。临行前,韩愈写了《知音者诚希》这首诗。
首句开门见山,喊出一声感慨,叹人间知音难觅,其势如飞瀑直下,有如晴天闻雷,立刻惊警。在这句诗里,诗人采用典中典之法,首先化用了南朝文人刘勰之语。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曾浩叹曰:“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世所共叹,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诗人又融入了春秋战国时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识知音的典故。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俞伯牙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雄伟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格形象,像大海一样浩渺纵横于宇宙之间的胸襟气度,而钟子期的情操和智慧,恰好同他产生了共鸣和契合,于是二人成了知音。然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诗人融入此典正是为抒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词《小重山》)之慨。这典中之典,不仅让这句诗内容大大增量,而且还让诗人感慨的语气大大加重。特别是这样的诗句出自韩愈这样一个在政坛和文坛上均属顶级人物之口,再联想到他独特的身世和遭遇,就更觉得这一声感慨有雷霆万钧之力。
韩愈在这首惜别诗中,一开头就发慨,可以说发的是心中的悲慨,那里面饱含着他政坛失意的凄怆和孤愤。同时,这一发慨,也为逗出下一句造足了势:“念子不能别”。由于有了上一句的蓄势铺垫,这一句就显得非常深情,字字流淌着惜别之意。韩愈对朋友说:我在茫茫人世间,好不容易遇到你这个“钟子期”,可是又不能朝夕相处,本来我就对你日思夜想,鸡黍以待,今天我们终于得以相逢,你明天又要离我而去,我怎么能舍得让你走呢?
接下来,诗的后两句写得更生动真切,用人物的动作把诗人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不忍离去之情,写得很充分:“行行天未晓,携手踏明月。”不忍别又不能不别。诗人和朋友格外珍惜这次相逢的机会,充分利用命运给安排的有限时间,放弃一夜睡眠,头顶明月,脚踏清辉,携手把腕,作彻夜长谈,一直到月残曦白,东方欲晓。从中看出,诗人和友人一夜长谈,浑然不累,犹恨时光似箭,可知他们谈得何等倾情,何等投契,何等置腹推心,现出知音者两心相印的貌相、襟怀和芳意,非知音者绝不可如此。这两句诗,恰如一曲友情之美的小夜曲,低吟轻唱,清幽柔婉,令人心弦共鸣。特别是诗人又用“携手”踏月的动作,写他们的长谈之快,更显知音之亲密,惜别之不忍。
寥寥四句话,仅仅二十字,即把惜别之情写得这般生动真切,如歌如画,使读者如其境,如闻其声,感之肺腑,写出的惜别情感,生动真切,极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