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昌黎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卽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一封(1)朝奏(2)九重天(3),夕贬潮州路八千(4)。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欲为圣明(5)除弊事(6),肯(7)将衰朽(8)惜残年(9)!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横秦岭(10)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1)。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知汝(12)远来应有意(13),好收吾骨瘴江边(14)。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1)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2)朝奏:早晨送呈奏章。
(3)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4)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5)圣明:指皇帝。
(6)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7)肯:岂肯。
(8)衰朽:衰弱多病。
(9)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10)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11)雪拥蓝关马不前: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12)汝:你,指韩湘。
(13)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14)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瘴(zhà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侍奉,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