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望海潮·自题小影》是清代政治家谭嗣同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作者跋山涉水来到西北,以纵横交错的不同角度叙述自己的生涯;下片写自己揽镜自照,感叹容貌变化,由此发出想要拔剑高歌的豪情壮志。该词用了亦实亦虚的写法,将形影混融,生动地刻画出饱满的艺术形象。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1)空谈,肠轮(2)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3)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4)。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曾经走南闯北,如今又一次来到西北,路途中经历了众多山河关隘,人的形体相貌决定不了命运,内心的悲痛和忧思不能用言语来描述,回头一想十八年已经过去。从春梦中还能醒来么?细雨滋润万物,春风鼓荡船帆,小影中的我,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独自吟哦。只剩下瓶花,数枝已经足够了。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5)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6)?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7)。
刚由湖湘之地来到这里,饱经风霜,揽镜自照,但见满面风尘,镜子不会随人的意愿,感到自己形貌变化之大,难道是我醉酒后发红的脸色只是形貌发生变化吗?拔出锋利的宝剑想要高声歌唱,有多少侠义之骨,经得起揉搓?说的这个人是我,睁眼细看难以相信。
(1)骨相:指人的骨骼、相貌。古人以骨相推论人的命运和性格。
(2)肠轮:指忧郁伤感,心绪不宁。
(3)春梦:春日之梦,常喻世事无常,繁华易逝。
(4)吟哦:有节奏地背诵、朗读。
(5)鉴:镜子。
(6)颜酡:醉后脸色发红。
(7)科:传统戏剧中角色的动作叫科。此指影相的动作姿态。
谭嗣同十一岁时即随父居湖北巡抚任上,十三岁又随父迁官甘肃。十五岁曾回湖南读书,两年以后又从家乡浏阳动身再返西北。《望海潮·自题小影》该词创作于光绪八年(1882),当时作者已满十八岁,居于甘肃兰州他父亲谭继洵的任所,是谭嗣同为题写自家小像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