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
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抒哀情。“阑干”二句写客中倚阑,心影随秋风凋零而沉寂;“千山”二句写凭阑所见;“霜花”二句见霜花而叹迟暮;“海烟”二句写傍晚惨淡的景象引发词人悲愁感叹。此词运用借景抒情和托物寄情的写法,抒发年华易逝,命途多舛的人生感慨。语言凝练、灵动富有个性。
阑干独倚天涯客(1)。心影(2)暗凋风叶寂。
浪迹天涯的我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
千山(3)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力地挣扎奋飞。
霜花(4)强弄(5)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6)。
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而我们却只能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华举杯凭吊,饮一杯大白。
海烟(7)沉处(8)倒残霞,一杼(9)鲛绡(10)和泪织。
暮天夕阳返照天空,倒挂着一缕美丽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的七彩鲛绡幻化而成的。
(1)天涯客:词人自指。
(2)心影:心地。《神仙感遇传》载:李荃在骊山下,遇一老妇,告曰:“少年颧骨贯于生门,命轮齐于日角,血脑未减,心影不偏,德贤而好法,神勇而乐至,真是吾弟子也。”此指心绪、心事。
(3)千山:形容山岭非常多。
(4)霜花:秋菊。
(5)弄:显现、卖弄。
(6)大白:酒杯名。
(7)海烟:海上的烟雾、水雾。
(8)沉处:深处。沉,一作“沈”。
(9)杼:织布机的梭子。
(10)鲛绡:传说中鲛人(传说中的人鱼)所织的纱。《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鲛人)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酒。”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亦泛指薄纱。鲛,传说中的人鱼。能织布。绡,极薄的丝织品。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这首词的创作年代已不详。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有五首之多。此词为客中倚栏,触景生情,唱和见山所作。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这首词见景生情,抒发内心深处的迟暮之感,孤寂之情。“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一韵情与景合,写心中秋天凋零的形象。这两句可解为倒装法:秋天来临了,词人早已“枕痕历尽秋声闹”了,于是心中暗自产生一幅秋风扫落叶的形象,这副悲凉的“心影”,引发词人更加孤寂难耐,于是这位浪迹天涯,身老江湖的游子,独自凭栏远眺。“天涯客”是词眼。“千山秋人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一韵景中显情,正面描绘秋景。潇潇的秋雨,洗涤着苍翠的山峦。“入”字下得妙。此时一只离群孤雁在暮空随着阴云急飞。梦窗这两句将秋天苍茫,妻美的景象勾勒得惟妙惟肖。这既是写实景,也是词人对所处的恶劣环境与自身的悲苦命运的一种写照。
词的上片主要写秋景,而这副秋景是天涯客的眼中景,心中影,以情设景,以景写人,境界十分优美、凄楚,用字极凝练讲究而不晦涩。词的下片,抒发词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内心深哀。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二韵,转为抒情。秋深霜重本无春色可言,词人却幽默地说它硬要摆弄出春天的姿态。这里的“强弄”二字饶有韵味,白色霜花,强颜春色,犹如两鬓霜白的迟暮之人,强装出青春韶华之人,有些滑稽可笑。这是词人在自我调侃,自我嘲弄。这两个字以动衬静,衬出词人内心的年华流逝,无聊孤寂的悲哀。用形象渲染出浓郁的气氛,逼出“相吊年光浇大白”一句,形影相吊,哀叹年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诗句),用酒浇愁。体现了形影相吊,独酌解忧的意境。“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一韵以情收束。烟波沉静之处,落日霞光倒映在水中,景象极其惨淡,更引发词人这位天涯客的悲愁。词人善于绘景传情。此既是写景,也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叹在。这一韵用“残霞”衬托,用鲛绡泪织渲染,意境优美,抒情感人。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却表达出梦窗这位“天涯客”的“相吊年光”的特有生活经历和内心隐忧。语言不仅凝练、灵动而且富有个性。